第6部分(3 / 4)

時並不著火。一旦開始燃燒,火焰比木炭更大更旺,從夜晚燃燒到天明,無須新增仍不會熄滅。這個國家人口此眾多,人們又勤於沐浴,每個人一星期至少洗三次熱水澡。每逢冬季,只要是力所能及,甚至是一日一浴。凡身有職位或家庭富裕的人,家中都備有一個火爐,以供自己取暖之用。如此消耗燃料,平常木材勢必難以滿足供應。所幸有這些取之不盡,價格低廉的黑色石塊。

在所有的需要背後深藏著的都是現實的無奈。那個時期,作為中原主要統治勢力的宋王朝,與強大的北方近鄰契丹人,由於地理上的先天因素而將大量軍隊聚集在山西省境內,以相互對抗。從來戰爭都是鐵與火的較量,以守衛中原為戰爭目的和以奪取中原為戰爭目的的兩支軍隊,都需要大量的煤來熔鑄大量的鐵,用以製造大量的軍械。其時的太原知府韓絳曾說過:“保德以東五州,軍計置不至艱甚,況本路鐵礦、石碳,足以鼓鑄。”後來所說中國採煤業在宋元時期曾經稱雄世界,僅僅是一種統計定量。這種定量的結果若是引申到透過煤炭業的發展,來實現像英法等國那樣初步的工業化,其意義則會不言而喻。然而,中國煤炭業沒有帶給那個時代的經濟大發展。維繫宋王朝的官僚集團,在留有明確史料的北宋仁宗慶曆年間,不計算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種官吏,僅僅是用來打仗的軍隊,就曾擁有一百二十五萬人的所謂精兵強將。巨大的財政赤字,迫使宋王朝的統治者破天荒地開始實行煤炭官賣制度,從政治上控制煤炭業,用高額的煤稅來充實國庫,明令規定每一馱煤炭抽稅十斤。當這種制度壓得以採煤為生的炭民喘不過氣來時,曾經有過一定程度的鬆緩,卻始終沒有放棄將採煤和冶鐵業作為宋王朝的主要經濟來源。北宋政府管理煤炭的專門機構是“石炭務”和“石炭場”,“務”是石炭稅收和監督機構,“場”則設官掌管“受納出賣石炭”。《宋史?食貨志》就有記載:“河東鐵炭最盛,若官榷為器,以贍一路,旁及陝雍,利入甚廣。”後來的考古發現也能見證:北宋末期用煤殉葬的現象頗為盛行,從一些出土墓穴中可以見到,大小不一的煤塊有的枕在遺骨頭下,有的放在腰腿附近,有的散佈在骨架周圍。在著名的“五女墳”遺址中,所有發掘出來的小罐裡,都有一塊煤,與黍子、豆子、穀子等糧食放在一起。一九七八年,考古學家在稷山縣馬村發掘了一批金代磚墓。其中兩座墓內有床,床四周有欄杆,床下都堆滿了煤和焦炭,並且大約都是五百斤。與用青銅寶器金銀寵物殉葬的道理相同,煤炭進入喪葬禮儀,無非是佐證其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重要與顯赫。

意識形態的煤(5)

與這一時期相比較,英國煤炭業的發展確實遲鈍了幾百年。

公元一二一七年的英國君主曾經溫情脈脈地制訂了一部限制自身利益的《森林憲章》,明確規定王室雖然繼續佔有英國境內任何地區出產的珍貴物產,卻不再過問農奴主領地裡的煤炭、木材等資源。

在閱讀過一些相關文獻資料和書籍後,我曾經向著茫茫時空發出疑問:無論是既往,還是將來,一種文明現象的出現,總是帶著某種強烈的偶然因素。

煤炭業在英國大地上的第一次盛行,源於亨利八世的一次離婚。一五二七年的英國皇帝再也無法忍受來自西班牙的凱瑟琳王后,一直沒有為其生下一位男性繼位者,更加不堪的是身為英國國王,他的離婚要求沒有得到羅馬教皇的准許。盛怒之下的亨利八世,強行解散八百多座修道院,廢止了教廷在英國境內的任何特權,將其擁有的英國五分之一的土地和財富,統統沒收,一部分歸於王室,另一部分則透過合法買賣,交付給有錢人,從而導致整個英國大地上對煤的瘋狂採掘。

在童年的鄉村裡,小鎮上只有幾隻可以燒煤的爐子,煤煙不僅不可能濃到讓人深惡痛絕,相反,只要有人拎上一隻煤爐,在自家門口,用一把蒲扇呼呼啦啦地扇風生火,任何時候都會引起鄰居或者是過路人的駐足關注!即使是那個時候有一部名為《燎原》的電影,將煤、煤礦和煤礦工人這樣的三位一體表演得讓觀看者跟著痛不欲生,現實中的煤,仍然是鄉村生活理想中的一種奢侈。偶爾聽到有從黃石、大冶等地傳來訊息,說那裡晴天盼落雨,落雨想天晴,因為天晴時天上是黑的,落雨時地上是黑的。我們也像是聽故事那樣一笑了之。

幾乎是從煤出現的那一天開始,英國人就對煤煙的氣味與害處深惡痛絕。一二五七年埃莉諾王后訪問屬地諾丁漢時,就因為無法忍受當地煤煙的氣味而匆忙逃避。不久之後的愛德華一世,更是頒佈禁止燃煤的法令,其執行過程中的嚴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