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挺囂張。他正要發作,卻見父親先出了面對王通說:“你去外面等。”

王通不情不願的,磨磨蹭蹭的向外走去,很是不想走人,看在方應物眼裡越發不堪。

是不是回頭找幾個軍士收拾一頓這王通,也讓他知道點厲害?方應物想道。

正當此時,忽然有人稟報道:“三原王家的王承義公子到了!”

王通大喜,對方清之道:“王承義公子乃是三原王家族長的嫡長子,也是王太老爺的侄子,還請老爺現在就出去迎接下。”

方應物冷笑幾聲,看著王通就像是看死人。(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是善茬

方清之雖然奉行君子之道,但也並非爛好人,他聽到王通的話,心裡同樣也很不悅。

他是堂堂的代天子出使身份,只有別人迎接他的份,哪有他去迎接別人的道理?這王通說的都是什麼糊塗話?想至此,方清之穩坐著紋絲不動,冷哼一聲。

王通望了望方清之,又很主動的出去迎接那王家來人了。既然方老爺不去,那他這管事代替出去迎一下也不為過。

方應物冷眼旁觀,目送王通出去,便對前來稟報的人吩咐道:“傳我的話,我父子有話要說,無論是誰都先在門房候著,暫時不見!那王通要敢闖,就請把守軍士打斷他的腿!”

此人是公館原有的僕役,萬萬不敢違背方應物這“二巡撫”的意思,答應一聲也出去了。

如此屋中再無別人,只剩了父子兩個。方應物已經在父親身前站了半天規矩,眼下見沒了外人,便很自然而然的轉身走到父親下首的座位上,同樣很自然而然的坐了上去。

方清之目光一直追隨著方應物,從這不告而坐的小動作便可以看出,自家這兒子從骨子裡就有種不羈。當然,也可能是受到那王通的刺激後,下意識做出的反抗姿態。

方應物指了指門外問道:“父親怎的找了這樣的人追隨左右,不知道應石族兄有什麼不好,被這等人換了位置?”

方清之正要解釋,卻聽方應物自言自語道:“難道老家同族之人反而不如外姓可靠麼?”

方清之暗暗苦笑,連忙將原先的話都收了回去。傳聞中自家兒子言辭機敏犀利。果不其然。剛才這句話搬出了老家同族和外姓對比,自己若答不好立刻就成了背祖忘本之人。

他想了想才道。“只不過王通平常辦事用心精細,所以在身邊幫襯事務而已。”

方應物語帶嘲諷道:“王管家果然是精細人。但只怕精細的過了頭。我可不敢拿他當外人,他不拿我當外人就謝天謝地了。”

方清之也搖搖頭,這王通平常沒有顯出什麼古怪,正常得很,怎的今天見到方應物就變得怪異彆扭起來?

見父親沒有為王通辯解,方應物心下大定,看來父親大人心裡還是明白輕重,知道遠近的,沒有糊塗到把後媽和王通放在長子前面的地步。

他便嘿嘿笑道:“有些人。乾的是奴才的事情,卻操的是主人家的心思,自作多情!依我看,家裡頭似王通這種拎不清狀況的奴僕還有不少罷,不知後母帶了多少陪嫁奴僕過來?”

方清之長嘆道:“一時如此而已,日子長了自然就變了,你不用心急。”

“且不提這些事了,我在此要恭喜父親,此番出使歸國後。少不得論功行賞,沒準直接賞一個修撰也是有可能的。”

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每科狀元可以直接授予修撰。而榜眼探花則直接授予七品編修。

像方清之這樣在翰林院觀政學習的庶吉士,已經算是七品了,但三年後散館時。最優秀的一批才能出任七品編修。

如果方清之出使歸國,按規矩是該封賞的。能提前授予編修就等於節約了兩年時間。若能升一級授予修撰,那更是提前五年以上的進步。約莫是半個狀元的待遇了。

方清之一路過來,不知聽到多少恭喜,但一直很淡定,“無論如何,都是報國。”

方應物唉聲嘆氣道:“我出京之前對父親說過,請父親默默潛伏三年,結果父親你還是脫穎而出,實在不夠低調。”

方清之終於挺不住君子派頭了,忍不住指責道:“你口口聲聲讓為父低調,但為父卻沒見你自己低調了!你自己到哪裡不是攪風攪雨的?”

方應物嘿嘿笑道:“都是意外,意外,兒孫自有兒孫福,父親就不必操心了。對了,一會兒那王家人進來後,一切由我做主,還請父親作壁上觀,一言不發就行了。”

方清之瞪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