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坦率的超出方應物的想象。他實在沒有料到今日只是與王家首次會面,這王承義卻如此坦誠。

其實這也不奇怪,一是王承義知道方應物巡撫面前的紅人,確實也有能力與王家合作,同時他完全沒有道理會吃飽撐著跑來矇騙王家這門親戚;

二是王承義推斷方應物的誠意是有的,站在方應物的角度,若能與王家順利合作確實是最佳選擇。

不過王承義也知道,雖然種種有利條件擺在這裡,兩邊都有強烈的合作意向,但畢竟他與方應物素不相識,今天也是首次見面,所以方應物的提防心少不了。

在這種狀況下,最快取得信任的辦法就是坦誠相待,以誠心換誠心,化解掉因為陌生而產生的提防心理。

見對方如此上道,方應物“哈哈”一笑,也很坦率的說:“小子我不知王家門風,方才整治王通,乃是試探之意。其間多有得罪,還望勿怪!”

“不妨不妨。”王承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說:“只是不知將我叫到榆林來,有什麼章程?”

方應物看了看位居主座的父親,“雖然要開邊市,但北虜向來為我大明宿敵,故而防人之心不可無。

依我看來,這邊市須得嚴格控制貨物數量和人員流動,免得給韃子可趁之機,更不能讓韃子藉機打探我中原情報。

所以我要向巡撫提議,此次邊市必須要辦成官市,要規定一個進入邊市的貨物總量和人員名單。在這個前提下,由巡撫行轅核准各方人士,授予入選各家貨物份額。”

王承義點點頭,完全聽明白了。按照方應物的意見,參加邊市的商家和貨物都要讓巡撫行轅指定,如果方應物給力,自然可以分給王家很大的份額。

方應物又暗示道:“這幾日待我尋找一個時間,為你引見撫臺,你要做好準備。”

王承義連忙道:“久聞楊中丞大名,只是一直無緣得到當面指點。”如果能將巡撫也拉進來,這事就很妥了。

方應物與王承義談完,王承義又和方清之寒暄幾句,此後就先告退準備了。

方清之目送王承義離開,等屋中只有父子二人時,對方應物皺眉斥道:“你小小年紀,居然也以權謀私、借國家之便中飽私囊!”

方應物就是故意在父親面前大談特談的,為的就是看看父親的反應。聽到父親喝斥,方應物只是笑而不語。

方應物要心虛的低眉順眼裝認錯也就罷了,結果他的憊懶神態更讓方清之這當父親的氣也打不出一處,再次喝罵道:“真當我不敢大義滅親,彈劾你麼!”

方應物嘆道:“如果我被迫放了手,那邊市都要歸汪太監管轄漁利。原來父親助汪直成事,兒子我實在不敢相信,傳出去清譽有損吶!”

“你!”方清之被兒子噎得說不出話,吹鬍子瞪眼半天。第一次領教了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的自家兒子的詞鋒。最終才恨恨道:“你若非我兒子,我一定上奏疏彈劾你!”

“多謝父親體諒!”方應物揖拜行禮道。他心裡暗想,父親大人好像有點進步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七章 還有什麼事情能難住?

方清之到榆林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宣旨,主要是朝廷的獎賞和五月份開邊市兩項內容。宣讀完畢,方欽差就啟程從紅石峽出塞,前往滿都魯部。

延綏鎮巡撫楊大人也採納了方應物的提議,打著安全第一的旗號,向朝廷奏請邊市官辦,嚴格管制,並由邊鎮負責招商。

於是乎憑空為邊鎮增加了一項權力,本來官府只需設關卡收稅就行了,但要官辦後,連各家入場資格、份額大小都直接掌握在了官府手中。可謂是沒有審批專案也要製造審批專案的典範。

在榆林開邊市的訊息正式散佈了出去,惹得西北有實力的商家更加熱衷起來,紛紛來到榆林城尋找機會。

雖然一次邊市的利潤總數有限,而且長遠看利潤可能不如西商做慣的食鹽高。但如果將來能夠漸漸形成常態化的邊市,這就增加了一個穩定的利潤增長點,從商業角度是不可忽視的。

其實商家逐利行為都是低層次的,更高層次的角逐根本不為外人知曉,面對不小的利益,總是想出來分桃子的人。

這日,榆林城裡三個對地方事務最有影響力、有發言權的大人物碰面了。楊巡撫和汪太監並排而坐,榆林衛指揮使彭清位居下首。

對了,彭清的對面是生員方應物,他也被楊巡撫叫來陪坐,由此可見楊巡撫對方大秀才的倚重。

寒暄完畢,御馬監太監、西廠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