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大禮相見,“老師真是返璞歸真,神光內斂,修為精進了!讓學生有眼如盲,對面相逢不相識。”

“胡扯,老夫又不修仙。”商相公笑罵道,“去年回鄉時,你作詩道:綠蓑煙雨溪邊客,白髮文章閣下臣。這容不得老夫不學一學溪邊垂釣了,不然豈不是沽名釣譽之輩。”

方應物便曉得商相公心情不錯,看來歸居田園也能讓這位老人十分悠然愉悅。

如果說方應物之前也拿不準商相公究竟有沒有復起之心,但在此時他終於可以確定,商相公真打算就此養老了,萬安萬首輔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除非商相公是登峰造極的偽君子,連他的眼睛都能欺騙過去。

方應物暗暗讚歎一聲,入世為宰相,出世當釣叟,不愧是文人裡的標杆人物、模範人物。(未完待續。。)

ps: 這是補昨天的。昨天一直看材料,琢磨下面怎麼寫,結果遲遲不能下筆。

第二百零一章 嘲諷臉

見禮完畢,方應物站在商輅身側。等問過起居和身體狀況,方應物便轉入正題,將自己這一年來的行跡有選擇的說了說。

當方應物說起京城風雲時,商相公不置可否,沒有發言。作為上一任首輔,身份擺在這裡,對京城和朝廷的事情議論太多不合適,會給人輕浮和倚老賣來的印象。

不過方應物說到榆林的經歷時,商相公點頭稱讚道:“汝遭遇貶斥,流落邊荒,卻能從沉淪中振奮起來,身處江湖之遠亦不忘報國,難能可貴。經世濟用,方才不負胸中所學。”

最後方應物說起重頭戲,也就是杭州的風波。雖然在先前風雲將起時,方應物已經委託王家派了一名家奴送信給商相公,將情況仔細說明了。但在此時,方應物仍然不厭其煩的詳細絮叨一遍,沒有半點隱瞞。

商相公嘆道:“寧良與我相識三十年,為人一直清正,官聲也是有的,不然我也不會向天子薦舉他為浙江左布政使。卻不料臨到致仕時,他卻鬧出了這一場醜事。

小節或可寬,大義不可虧,你做得對,不能與寧良同流合汙。靈臺中若無一點堅持,那與行屍走肉有何異哉?人生在世,能做到一個問心無愧最難。”

聽到這裡,方應物鬆了一口氣,徹底放心。也許類似的話他也想過,或者有別人也說過,但是從商相公口中道出來,意義自然不同。

而縱觀商相公的歷史,確實也是如此身體力行的講究大是大非。因而他的話應該不是虛偽之言。

當年土木堡之變後,商相公作為主戰派中堅之一而嶄頭露角;亦或前年面對汪直的無底線行為。平素寬和沉穩的商相公更是激烈抗爭,最終以致仕結束。若非如此。只怕他現在還安安穩穩當著首輔。

又閒談幾句後,商相公很關心的說:“明年是秋闈之年,所以在下面這一年你不可荒廢學業。如果你願意,可以到倦居書院來讀書。”

若是之前,這不是不可以考慮,但現在方應物則不太想去商相公的倦居書院讀書。

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邊已經有個態度不太友善的程先生了,如果自己過去,不免要和這位程先生做對比。

這種學習想必不是隨便清談幾句就可以糊弄過去的,肯定要動輒談經論典、深挖義理。偏生這是他的弱項。

雖然以他的經義水平應付場面是足夠了,但是和真正出色的讀書人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所以方應物不想與程先生的直面比較中落下風,顯得技不如人似的。

還有一個更不好明說的原因就是,上次商相公搞的填鴨式題海戰術造成的心裡陰影太大了,這樣的事情還是明年臨近考試時再搞比較好。

如果從現在開始就陷入題海,長達一年時間裡每天三篇文章不間歇,那也太令人崩潰了。

最終方應物對商輅道:“學生自從院試中試,僥倖得了生員功名後,在學沒有幾日。白白佔著一個廩生名額,這畢竟有些不成體統。故而意欲在縣學潛心向學,若有不明之處,再登門訪問老師。”

商輅點頭道:“去縣學也好。可以見賢思齊也,比閉門造車好。”

當晚方應物陪著商相公用過晚膳,就歇宿在倦居書院客房。到了次日。方應物回花溪去,又路過縣城時。他想了想,決定去拜訪一下縣學教諭。將回縣學讀書手續辦了。

拜見商相公不用帶什麼禮物,但若去見教諭,手裡就不能空著了。這小縣城鋪子不多,方應物看來看去,隨便拎了一條肉——這禮物是最實惠的了。

縣城不大,沒走幾步便到了位於縣城東南的縣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