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3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所以說如何回絕別人也是一門學問,回絕的不好就容易得罪人。鄒尚書這次回絕的就太過於冷酷無情,沒有一絲溫暖,讓當事人不舒服。

方應物從黃掌櫃嘴裡得知這鄒尚書官聲還是挺不錯的,但與實際生活卻是兩回事。

官品不等於人品,鄒尚書肯定是要躲事,徹底指望不上了。方應物心裡不由得暗罵一句,不愧是“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裡的一個!

其實鄒尚書躺著也中箭了,歷史上泥塑六尚書這種說法幾年後才出來,當時禮部尚書是周洪謨,而在那時鄒尚書早已致仕回家了。

既然見不到鄒尚書,方應物又去找第二個目標,也就是謝遷謝狀元。此人雖然官位不大,但身份清貴,聲望也高,還是值得去拜訪的。何況自己父親在翰林院為庶吉士,與謝遷又是同省,說不定會有什麼交情。

黃掌櫃知道鄒尚書這等高官住宅,卻不知道謝遷住在哪裡,因而方應物便直接去了翰林院拜訪。

翰林院位於皇城的東南,佔地面積不算小。

立在翰林院大門外,即便以方應物的心氣,看看自己身上所謂的“青衿”,也感到有幾分渺小。

這是一道很簡樸的大門,不過門內是士林華選,門外是凡夫俗流,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果將秀才比作上輩子的高中畢業,那麼翰林院裡就相當於博士了,而且是隨時可以轉化為宰輔的博士。

在大明體制中,翰林院被看做內閣設在外廷的機構,而內閣則被視為翰林院駐在宮中的辦事處。

方應物不禁想道,父親年初榮登皇榜,考選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從這道門進進出出時,想必也是極其意氣風發的罷。

在別的衙門,往來辦事的人多,外人是可以進入大門並直達前堂的。但翰林院卻有幾分不同,不許閒雜人等進大門,於是方應物被門子攔住了。

翰林院處處與眾不同,就是門子也比別家牛氣。卻說這門子傲然的打量了方應物幾眼,很快做出了判斷,“要麼,你拿出書信,可以替你送進去;要麼,你就在外面等待,等你要找的人出來。”

方應物與謝遷素不相識,哪有什麼書信,現寫也來不及。不過他靈機一動,想起商相公的兒子商良臣也在翰林院裡,便從懷中取出信件,“這是商編修的家書,煩請送與他。”

商良臣雖然也是翰林,但為人太低調,名望差了些,而且又是前首輔的兒子,身份略敏感。所以方應物很體諒的並不指望他來幫助自己,還是將希望放在了名聲更響亮的謝遷身上。

不過可以先透過商良臣與裡面搭上線,然後再考慮其他罷,方應物如此想道。

沒過多久,門子出來回答道:“商先生去宮中侍班了,不在翰林署中,信件還請你收回。”

方應物聞言很失望,長嘆一口氣,今天真是諸事不諧,出來拜訪太不順利了。

他沒心情在翰林院大門外繼續等了,誰知道謝遷什麼時候出來?就是出來了也不認識,反而顯得冒昧。

奔波一日,一無所獲,方應物算是親身感受到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辦事有多難。

回到會館中,卻發現昨日被自己戲耍過的婁天化在房間外等候。

對此方應物還是挺意外的,打趣道:“我還以為你黃鶴一去不復返了,沒想到還會回來!失敬失敬!”

婁天化沒好氣道,“不是隻有方公子你是讀書人,在下也是讀過幾年書的,豈能言而無信!今日跑了一天,打聽出一些令尊的訊息。”

和白天受到的冷遇相比,方應物產生了些許“仗義每多屠狗輩”的感覺。他立刻拱拱手,“多謝,願聞其詳。”

婁天化卻住口不言,摸了摸肚子道:“在下今日粒米未進。。。。。。”(未完待續。)

ps: 姍姍來遲的第一更,求月票!

第一百零四章 破局之道(求月票!)

方應物對著婁天化注目良久,這廝到底是真的為人言而有信,還是特意跑過來蹭飯吃的?

話說方應物從淳安縣出來時,賣了三畝地,又提前收了租子,湊起三十多兩銀子。到了蘇州府,王老大人贊助了些,在常州府,又找鄧同知借了點。

如此經過一路花銷,現如今手頭約摸還剩四十兩,這就是他在京城的全部活動經費。辦大事不夠,使小錢有餘。

還好會館這邊感念父親忠義,允許他賒賬,所以管婁天化幾頓飯還是能管得起。

方應物便吩咐方應石跑腿去,叫些便宜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