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2 / 4)

小說:大明官 作者:風雅頌

,這倒是讓他始料未及。

這已經明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啊。。。。。。能從錦衣衛詔獄撈出皇帝親自發落的人,那用手眼通天形容都不為過,還用得著守在會館飽一頓飢一頓麼。

“方公子慢著!”婁天化心急之下,喊住了方應物,“閣下未免有些不厚道,事前不說明狀況,欺騙在下籤這文書。”

方應物嘲弄道:“原來你們這種人,簽了文書也可以反悔麼?”

婁天化感到自己職業被侮辱了,憤然道:“我們自然是言而有信之人,但力所不能及,為之奈何?難道定要在下假意欺騙,哄你的錢財麼?”

方應物等得就是這句話,“那好。只請你替我打探一下詔獄的訊息,這總可以了罷?如此便兩清了。”當然。他要是就此跑了,方應物也沒什麼辦法。

卻說安頓好了後。方應物又去了前面大廳找黃掌櫃說話,打探一下訊息。

他原本指望商相公送的兵部尚書和左都御史兩個人情,卻不料政壇風雲變幻,這些渠道統統作廢,所以他要辦法找一找別的門路。

比如說,可以在浙江籍高官這方面想想辦法。這年頭重視鄉誼,同鄉就是一種現成的關係,必要時即使素不相識也能互相求救。

當然,有錢的話。拿銀子去鋪路也是可以的,但方應物身邊不富裕,哪有這個錢去運作,只能想辦法去搭人情了。

對於歷史大勢,方應物很清楚,名人事蹟他也知道,到具體到某時某刻的細節和具體情況,他也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還需要找人打聽。

黃掌櫃在京師多年。對各方情形有所瞭解。聽方應物問起這些,他略一沉吟,答道:“當年商相公、姚尚書在朝時,咱浙江說話分量重得很。如今確實不如從前了。”

商相公是商輅,姚尚書指的是成化初年的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姚夔,嚴州府人。不過都已經是過去式了。

方應物又問道:“現如今可有誰能稱為浙省領袖麼?”

“禮部大宗伯鄒老大人是我們浙江錢塘人,當前宰輔尚書中也就這麼一個浙江人了。不過他年老多病,不大過問世事。”黃掌櫃又介紹道:“另外說起有名望的。那就是謝狀元了。”

黃掌櫃口中的大宗伯鄒老大人,指的便是現任禮部尚書鄒幹,不過在歷史上名氣不大,方應物不很瞭解。

而黃掌櫃說的另一個謝狀元,則是成化十一年乙酉科狀元謝遷,浙江餘姚人,日後入閣為大學士。這位可是名臣,正德年間與李東陽、劉健並稱天下三賢相,方應物當然曉得。

至於其他的同鄉,方應物知道幾個,他兜裡還有幾封信呢,比如好友洪松寫給他叔叔洪廷臣的信,商相公寫給兒子商良臣的信。

雖然這些人關係更親近一些,但可惜都是中低層,話語權有限,派不上多大用場。

盤算完畢,方應物決定先去拜訪禮部鄒尚書,洪廷臣和商良臣先放一放。這時候不是先找親近人攀交情的時候了,必須儘快去找最有用的人,早將父親救出來,就少受一分罪。

一夜安睡無話,次日方應物在會館用了早膳,便出門望西而去。

鄒尚書這等大人物的宅邸,黃掌櫃還是知道的。方應物從黃掌櫃這裡知道了大概方位,從大明門外繞過皇城,從東城來到了西城。又一路打聽,終於在午前時分,找到了當朝禮部尚書府第。

方應物想道,如果鄒尚書在家,那麼便求見;如果鄒尚書不在家,那就視情況留言或者直接去禮部拜訪。

在大門處,方應物對門官報上來歷,遞了紅包。門官掂量了一下方應物的分量,就傳了話進去。

又等了不知多久,便有話傳出來,“我家老爺身子有恙,近日不見外客,方朋友還是請回罷。”

這就被幹脆利落的拒見了?方應物站在門廊下呆了一呆,雖然之前抱有一些期待,但被拒見也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內。。。。。。

對方是位列七卿的禮部尚書,自己只是個秀才而已,平素又沒有任何交往。這種臨時請見,願意見是人情,不願意見也是正常。

道理雖然想得通,也做好了被拒絕的心理準備,但方應物還是感到莫名的不愉快。當前是需要救命的特殊時期,豈能以正常情況下的交往規則而定?

鄒尚書不會看不出他方應物的來意,可以不見面,也可以拒絕他。但同為浙省人,連一句婉轉或者寬慰的話也沒有,就差擺明了說“老夫肯定不管你父親,你就死心罷”,這冷漠生硬的態度確實很讓方應物齒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