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心胸大度的人。
次輔劉棉花這時候笑了幾聲,“我倒是有點不敢苟同。方應物勘破東宮奸邪,阻止太子玩物喪志,如果大張旗鼓表彰誠然不妥當。
但若讓方應物入東宮侍班,豈不顯得恰到好處?既撫慰有功之人。又不至過於張揚,更是人盡其才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更別說是劉棉花這樣對方應物非常熟悉的旁觀者。
在劉棉花看來,方應物這樣堅決果斷又能言善辯的人,如果心有不甘早就有一萬種說辭扔出來了。可是方應物竟然表現出了猶豫不決,並把主動權拱手相讓,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方應物真實本心已經動了,已經有意接受懷恩的安排了,只是他之前剛拒絕過懷恩。一時間面子上轉不過來而已。如果此時太痛快的接受了,就好像顯得他貪圖榮華富貴似的。
看到老泰山堅決明確的表態,方應物微微訝異。劉棉花是方應物的旁觀者,方應物又何嘗不是劉棉花的旁觀者?
在方應物的認知裡。老泰山不會貿然表態才是,然而事實卻是相反,完全支援自己加入東宮班底。方應物想了想。斷定老泰山肯定看出了什麼,所以才敢開口。
雖然不知道老泰山到底看出了什麼。但方應物相信老泰山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這時候只剩劉珝沒有就此表態了,如果說萬安今天是遇懷恩必反。那麼劉珝就是一貫的逢方應物必反了。他很不出眾人所料的說:“東宮國本事關重大,從未有過父去子繼的成例,怎可如此兒戲?”
四個閣臣,三個反對,但懷恩太監彷彿並不以為意。來回掃視了幾眼說:“今日之事說明,宮中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