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後效率低一點,但換得自己耳根清淨了。所幸如今四海承平,除了每年總有地方發生些災荒之外沒有大事。
總而言之,成化天子就是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但又不願意被別人議論的心理,方應物把這叫鴕鳥心態。所以天子下旨召見方應物後,很反感大臣大驚小怪的扎堆議論,似乎顯得他以前多麼不盡責似的。
天子是個頗為情緒化的人,方應物眼瞅著天子被梁芳稍加撥弄,便生了厭煩心,便覺得自己不能再啞口無言了,於是上前對天子奏道:“情況並非如同梁芳所言。。。。。。。”
梁芳笑嘻嘻的打斷了方應物,“莫非我所言都是假的?你想彈劾我欺君?”
方應物沒有被梁芳所幹擾,他知道現在的重點在哪裡,所以並不搭理梁芳,仍然對天子說:“陛下有所不知,當時諸公紛至沓來,臣家中高朋滿座熙熙攘攘,確實也是為了臣被陛下召見而來。”
隨後方應物又停頓半晌,最後彷彿很糾結的說:“若要臣如實說,就是諸公想念陛下天顏,朝會之上亦是咫尺天涯,很多大臣連陛下樣貌都不清楚。
聽說宮中畫像甚多,有忠君之人託臣斗膽向陛下討要一二,索回家中觀摩供奉,沒想到倒是讓梁公公有所誤會了!”
成化天子很喜歡藝術,本人也非常精通書畫,宮中也養了一批書畫手,時常做人物畫像。
聽到方應物主動提起繪畫的話題,天子心情不知不覺愉快了不少,他喜歡這個話題,別人想索畫也是一種認可。終於開金口道:“準了,朕要賜你兩幅,且拿回去賞看。如若有好題詩,可呈進宮來。”
方應物連忙跪拜:“謝陛下恩典,臣無以為報,唯有肝腦塗地。”
這樣都行?梁芳心中頗為不爽,本來已經挑起了天子的厭惡情緒,結果被方應物又輕描淡寫的化解掉了。
今天他本該去外面督工,但為了方應物便特意留在天子身邊。到目前為止兩次出手,一次是拿方應物來得遲來說事,企圖藉此惹出不滿;又一次是用“私下議論”來挑起天子的反感,只要讓天子對方應物生出厭煩,那就達到目的了。
但卻沒料到方應物應對嫻熟,完全不像是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講了一個笑話,要了一次畫,就全部解決掉。
不過樑公公不爽歸不爽,但並不氣餒。前面都是開胃菜,試探一下初次見面的方應物而已,殺手鐧還在後面沒有用出來。(未完待續。。)
ps: 大卡文,這段戲煞費思量,明天補更。
今晚大家別等了。。。
殺腦細胞的鬥智情節太難寫了,最近情節有點平淡,所以這裡想弄的出彩一點,結果寫了刪刪了寫,始終不滿意,原本想補更結果一天全浪費了。
到了晚上結果又開了新腦洞,今晚12點前怎麼也折騰不完了,大家明天上午看吧,我晚上要繼續熬夜憋。
最慘的是本週酬勤獎又沒了。。。。嗚呼哀哉。
不過有個好訊息,本書應該算是敲定繁體出版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與大家見面。
。
。(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六章 唇槍舌劍(下)
見天子仍然沒有主動說些什麼的意思,梁芳便又開口對天子道:“外間皆傳方大人乃是剛正之人,奴婢如今見了真人,才知道傳言不可信。眼前這方大人在皇爺面前搖尾乞憐,哪有鐵骨錚錚的模樣?”
又來了。。。。。。方應物忍不住心頭一緊。梁芳這話不同於剛才的直白。暗藏好幾種玄機。一是激起他的情緒;二是製造君臣之間的對立氣氛。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相當於製造輿論。周圍這麼多耳朵聽著,君臣相見的細節必定要被傳出去。
如果梁芳這句話傳開,那他方應物成什麼形象了?十幾年前那次君臣相見時,太監們傳了一句“只知道山呼萬歲”,便把幾位閣老貶成萬歲閣老了;而今天稍有不慎,自己又要重蹈舊轍。
無論如何也該先將眼前這關過去,方應物組織著語言,喝道:“梁芳!你蓄意挑撥君臣和睦,到底居心何在?難道你眼裡就看不得君臣相得,唯恐天下不亂麼?真乃無恥奸邪也!”
天子也覺得梁芳說話有些過分,他本性終究是喜歡“一團和氣”不喜歡吵架的,輕輕咳嗽了一聲以示警告。
梁芳卻又道:“奴婢只是看不慣這等表裡不一的人而已!方應物表面正氣凌然,背地裡也同樣鬼鬼祟祟?據奴婢所知,方應物與某內監往來密切,堪稱是攻守同盟,卻仍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