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來被徹底收編。

袁紹贏下了自己生涯中的天王山戰役(也是唯一的一次,沒有多久,在和曹操的對話中就要扮演公孫瓚的角色了),雖然不足以頂翻李傕們,可是,還是透過這一次強強對話確立了自己的領跑地位。

不管是曹操還是馬騰、劉焉們,都是要遜色於他的(更不要說是劉備了),只不過,袁紹以後的日子裡一直處於“永遠爭第一”的狀態下,一如北京國安,年年說要爭第一,年年與冠軍失之交臂,說來奇怪,這是一隻聯賽中最為穩定的球隊,沒有任何劇烈的動盪,袁紹也是,球隊的結構也比較合理,實力也不是很差,就是差那麼一口氣,所以,只能看著李傕走狗屎運,看著曹操和劉備們後發制人,自己卻無可奈何。

北京國安,還有機會證明自己,袁紹卻沒有了——就如同那位倒黴的手下鞠義一樣,不缺實力,卻是因為場外因素而莫名其妙的嗚呼哀哉。

下一屆的聯賽更加熱鬧了,因為本次董卓的突然接替和退出,使得他有點像縮水的賽季,再加上下一屆中進行了大規模的擴軍,所以,賽程也是顯得比較冗長,像是加強版的馬拉松。

08—01:炙手可熱的徐州(1)

徐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地方,淮海戰役的主戰場並非浪得虛名啊,早在大禹治水,華夏分為九州的時候,徐州就作為其中一州而存在了,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這個名字而已,只是作為一個非政治性區域,彭城是它的的主打名片。

叫這個名字和彭祖有很大的原因,他的大彭氏國就在這裡,而後春秋戰國時代這裡又分別是宋國和楚國的地盤,秦統一之後設定了彭城縣,西楚霸王更是在這裡建立了國都。

這還只是政治意義的徐州,他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地理優勢上,它位於今天江蘇省的西北部,是蘇北地區的龍頭城市,更加關鍵的是它正好處在南北交通的樞紐線上,“東襟淮海,西街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足以展現它的地理優勢。因此,三國大亂世下,北方諸位豪強對徐州一直是虎視眈眈就很容易理解了,不管是為了求強還是自保都必須在這裡有些作為了。

縱觀當時北方,袁紹和曹操對這裡有著極大的興趣就是自不必說了,平原的劉備雖然還是名義上跟著公孫瓚混,但是也是對這裡垂涎三尺,而公孫學長的落敗袁紹之手也給了他相當的自由空間。

這還是明面上對徐州表示了興趣的軍閥們,暗地裡也是打著主意的就更多了,首當其衝的就是長安大亂跑出來的呂布,今天跟袁術,明天吹捧袁紹,雖說反覆無常,但是也沒有離開這片土地,後來也是機緣巧合的摻和進來了。

另外張邈等人也不是對這裡無動於衷,只是礙於自己的實力有限沒有佔到檯面上來,不過徐州後來的混戰和他們的扯淡有著莫大的關係。

正是因為有著如此之多的勢力關注著徐州,互相牽制,幾大陣營今天同盟明天血戰,所以它的最終歸屬權才會扯皮的時間如此之長。

所以,既然麻煩事有這麼多,倒黴蛋當然也有了,現任的朝廷委派的陶謙就不幸的坐在了這個老虎凳上,蒼蠅不叮沒有縫的雞蛋,如果陶謙有著出類拔萃的實力的話也就不會這麼難過了,畢竟徐州的經濟和政治、軍事實力在當時都是首屈一指的,聚合十萬能戰之軍還是沒有問題的,豬頭拿著一手好牌也贏不了牌局,陶謙就是這種人,而且和劉璋不同,這個傢伙純粹是被三國演義給粉飾成了一個謙謙長者的形象,實質上是齷齪的不得了,乾的那些事都讓人不好意思說,結果一個富庶的地方被他弄得殘破不堪,這一點也就是袁紹和他有得一拼了,看看陶謙劣跡斑斑的表演我們也可以更加清楚認識到這個傢伙捱打真是活該啊。 。。

08—02:炙手可熱的徐州(2)

雖然說陶謙死了以後,有張昭等人對之哀悼一番說什麼“君侯將軍,膺秉懿德,允武允文,守以穩仁,遺愛於民”,最後例行公事的來個嗚呼哀哉之類的詞彙,但是這種悼詞是做不得數的,只要你有錢有權,哪怕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大佬也會被描繪成一個濟世救民的觀世音。張昭們改得了悼詞,但是篡改不了歷史,正史裡面記錄的陶謙行徑只有斑斑劣跡和齷齪。

陶謙是丹陽人,正所謂人傑地靈啊,什麼地出什麼人,陶謙在這裡出生成長,雖然一度是“少好學,為諸生,仕州郡,舉茂才”,走的是四平八穩,但是生逢亂世,很快就露出了自己猙獰面目,“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也就是說丹陽是一個尚武的地方,尤其是到了亂世,這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