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3 / 4)

得了少數民族的一片讚譽。

這樣一位有本事,有威望,有資歷,品德也上佳的資深官吏,你說劉備能不重視嗎?

所以,入主益州之後,劉備立刻冊封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共同打理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相當於國務院的日常事務就交給他們兩個人了。

董和的脾氣也很好,和諸葛亮共事的二十餘年,一直是相安無事,而且諸葛亮也很佩服董和,因為直到董和他死的那一天,還是家無餘財,更別說把子女弄到國外去開公司洗黑錢了。

總之,這是一個表裡如一的清官。

這樣,諸葛亮、法正、許靖、董和,四位構成了四大金剛,可以看做是劉備政府的頂樑柱了,在劉備前期的政府中,他們對於政權的建設和穩定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也都是各司其職,打理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互不干涉,從而形成了一個有序高效的工作團隊,老大,不在他們中間,他們屬於平行站位,直接歸劉備指揮。

即做到了平衡幾大幫派,又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才華,可以說劉備選擇的還是比較明智的。

第一檔次的平臺搭建完畢了,可是一些瑣碎的事情還是要有人乾的吧,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劉備是怎麼運作中央各部門以及郡縣一個級別的人事安排的吧。

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益州本土幫將要佔據主流地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26—10:一朝天子一朝臣(1)

首先,來看看這一時期劉備政府的國防部以及軍委會的人員構成吧,畢竟這是戰爭年代,這個團隊有沒有戰鬥力,直接決定了劉備政權的生存狀態。

軍委主席和國防部長,都是由我們不怕辛苦的劉備主席親自兼任,至於首席副手,也就是常務副主席,則是由法正同志兼任,雖然說法正並沒有拿這一份薪水,可是,尤其是在後來的漢中爭奪戰中,這一搭檔組合和分工體現的尤為明顯。

再來看看軍委會的構成吧,遠在荊州的關羽自然是要算上一份,作為荊州軍分割槽司令,兼任著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委員並不過分。

再往下數,*幫二號人物,攻打益州立下汗馬功勞的張飛將軍,也要進入這個委員會的,和關羽主要負責荊州防務一樣,劉備又劃分出來一個巴西軍分割槽來,由張飛出任司令兼政委,黨政軍一把抓,這一帶的戰略地位也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在漢中還沒有納入帝國版圖的情況下,後來張郃侵略這一帶就有作為突破口騷擾益州的意思。

讓張飛出任這一要職,既是看重他的本事,又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慮。

張飛之後,三位重量級的軍委委員分別是馬超、黃忠、趙雲,其中馬超由於自己的資歷和背景,即便是來的比較晚,功勞也不是很大,可是還是被拜為平西將軍,出任臨沮軍分割槽司令,為前都亭侯,黃忠則是被封為討虜將軍,這位老兄比較辛苦,拿著委員的工資,衝在了第一線奮勇殺敵,以後的戰鬥中,直到他病死,一直都是劉備的首席前鋒——也許,軍功的積累可以讓黃忠坐上大區司令的高職,可是,最適合的空間還是帶著一個王牌師拼殺在第一線。

至於我們的趙雲同志,雖然也是委員,也被拜為翎軍將軍,可是地位卻是差出不少來,有點後補中央軍委委員的味道,不僅沒有出任地方軍分割槽的要職,也沒有像黃忠一樣身處作戰第一線,還是幹著老本行:中南海第一保鏢,算是公安部長一職(也可以理解為國家安全域性一把手,全權負責一號首長的安全)被他佔據了吧。

這是第一級別的中央軍委委員,下邊還有一批,工資和地位都差出來半級,這個名單如下:

孟達,出任宜都太守,負責這一軍分割槽的攻防;

劉封,留在中央,被冊封為副軍中郎將,等待調遣,相當於比黃忠矮一個級別,不過是優秀的年輕將領,潛力有,年紀也比較年輕,算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李嚴,稗將軍,出任犍為太守,興平將軍;

魏延,牙門將軍——沒有背景,沒有人緣,沒有資歷,這種三無人員需要靠著自己的本事慢慢往上爬,所以現在,沒有新的作戰任務的時候,還沒有到他們發揮的時間;

霍峻,前面講過的防守大師,平定益州之後,也順利的進入中央軍委,由於之前的出色表現,劉備特意劃出一個廣漢郡與現有的梓潼合併,成立新的梓潼軍分割槽,由霍峻出任太守,前途不可限量啊,可惜命太短,幹了三年就病死了,死的時候才四十歲,弄得劉備很是傷感——中後期的劉備已經很少傷感了,即龐統和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