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只是,在這一點上,君臣二人又有了一些分歧。
25—09:偽裝破裂,死鬥(1)
看著劉備和劉璋近在咫尺的日夜笙歌,狂歡派對開個不聽,我們的鳳雛同志不覺有些著急,他沉不住氣了,於是,就找個機會前來勸諫劉備:“老大,你是不是喝多了啊?是不是又有些心軟了啊?不會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中了劉璋的糖衣炮彈,要被他牽著鼻子走了吧?”
“你到底想說什麼啊?”劉備其實知道龐統的意思,不過,還是明知故問,勾引著龐統全盤托出自己的計劃。
“我們應該趁著這次和劉璋的大聯歡,直接把他拿下,看樣子這個白痴對主公很信任,所以,成功的機率也是很大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長驅直入,拿下成都,益州也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
龐統說出了他自以為是最為完美的計劃。
劉備則是有點失望,不錯,即便是在他看來,龐統的策略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捷徑,可是,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走捷徑都是上策,中國不是有這麼有一句古話嘛——天道酬勤,還有一句古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以為這一條道路是捷徑,可是,到頭來你就會發現,你失去的將會更多,甚至沒有達到那個自以為已經實現的計劃。
比如這一回吧,就不是一個快刀斬亂麻可以完成的事情,因為劉備從張松還有法正那裡得到了許多資訊,其中反饋回來的有這樣一條,那就是劉璋雖然比較懦弱,但是,他老人家一不是昏君,二不是暴君,所以,遠沒有到了人心盡失的程度(後來的事態發展也證實了他的推測)。
而張松和法正之所以投靠自己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想得到的政治權益,所以,對於那些屬於大多數的既得利益者滿足於在劉璋手下拿個鐵飯碗的傢伙們來說,如何爭取到他們的支援才是劉備重點考慮的事情,在這一點上,劉璋即便是再懦弱的一個人,也是對劉備有著壓倒性優勢的。
所以,在劉備看來,自己以什麼樣的方式奪取勝利,令人信服的擊敗民本主義者劉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劉備是一個老油條,但是年輕氣盛的龐統有些性急了,長期的壓抑使得他迫切的期望鹹魚翻身的那一天到來,現在得到劉備的賞識不代表他的翻身,只有拿下益州,讓自己的策劃成為現實,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他才對劉備的將來有欠考慮。
只是,他沒有想到,壓抑不是藉口,因為劉備同樣也是一個壓抑的人,遭受的挫折比龐統還要多,可是,劉備沉得住氣,他即便更是對益州志在必得,也還是冷靜的考慮了一旦奪取益州即將面對的問題,那個,也許比在戰場上打敗劉璋還要困難,這就和當初劉備拒絕諸葛亮的計劃,趁著劉表新亡,對荊州下手一樣,有著同樣的考慮的。
所以,雖然劉備同意了龐統以一種陰險的方式擊敗劉璋,可是,還不能這麼陰險,一句話,人可以無恥,可是不能無恥到這種程度。
士元,劉備輕嘆一口氣,對龐統說道:我知道,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可是,我們初來乍到的,在人家的地盤上做出這種事情來,即便是成功了,可是也會被人鄙視,恩信沒有建立起來,管理起來也是很麻煩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嘛——欲速則不達,我的目標不僅僅是拿下益州,還要在這裡站住,懂嗎?
明白了,龐統點頭:他知道了,剛才自己有點不冷靜,太著急了,劉備如此說話已經是很客氣的了,其實劉備始終沒有放棄他的所謂的信仰和準則,屬於婊子牌坊兩不耽誤的那一種,這才是君主的高階境界啊,看來我還要好好沉澱一下,有差距啊。
這一頁翻過沒有多久,劉璋就打道回府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嘛。劉璋回府,意味著劉備透過了最後一關的稽核,意味著劉備將要履行劉璋聘請他的義務了——征討漢中的張魯。
當然了,劉璋在回到成都之前,也給了劉備許多東西:吃的用的必不可少,而且還要給全軍上下吃;給劉備補充兵力,到了什麼程度呢?加上劉備帶來的人馬,一共達到了30000人之眾;並且賜予了劉備統領白水軍的權力。
總之,這些見面禮都是很豐盛的,可見,劉璋也算是很夠意思了,當然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拿出了這麼多的好處,這也是為了讓劉備幫助自己去打張魯,出點血也是應該的。
但是實際上呢?劉備是怎麼回報的呢?
葭萌關,劉備大張旗鼓的鬧騰半天,只不過是跑到了這裡,就是對於他和劉璋的協議敷衍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