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3 / 4)

的徐庶和諸葛亮,當然了,也包括糜竺這樣的秘書和“交際花”,只有後者,那就是一個花架子,只有徐庶和諸葛亮,誰來執行命令呢?而還是按照之前的路子,只有關張的話,我靠,那不是黑社會啊,黑社會還要有個狗頭軍師壓陣呢。

其次,是一種長期投資,就是劉備下意識的拉攏荊州士族,甭管人家用的是什麼手腕,是哭鼻子還是請客吃飯,總之是搞定了,而且搞定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人,“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這也是劉表討厭劉備的原因之一:喧賓奪主啊,把我的風頭都給搶走了!

雖然這些人在當時都沒有明確的進入劉備的幕府,不過來往極為密切,這樣做也是為了不給劉備在劉表那裡添麻煩,除了伊籍這樣過於露骨的以外,基本上都是規矩一些,而在劉表死後,一個個狐狸尾巴都露出來了,像劉巴那樣的屬於個別的現象,赤壁之戰之後以及劉備入主四川的這段時間,我們會在他的身後發現一長串荊州集團計程車族:馬良兄弟,霍俊,陳震,廖立,魏延,向郎,蔣琬。 。 。 。 。 。這些人在日後的蜀漢政權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雖然目前沒有堂而皇之的進入劉備幕府(其中還有人拿著劉表的工資呢),但是,劉表一死,馬上倒了過來,足以說明劉備這個階段的人才攻略重心在哪裡了,放在今天,即使劉備不能在官場叱吒風雲,至少也是一個頂級的營銷主管,如此短的時間就把自己的人氣指數揮發到這種高度,不是一般的牛逼啊!

再次,劉備很注重幹部隊伍的年輕化,中國政治向來有大齡化的趨勢,在傳統觀點來看,年紀大點代表著成熟穩定,辦事不出錯。

不過劉備需要的不是不出錯誤的平庸之輩,而是激情澎湃,開疆擴土的年少才俊,因為輸了這麼多次,他已經不在乎再接著輸下去了,要得就是一群對成功極為渴望的年輕人和自己一起創造輝煌!而且這幫年輕人還都沒有被社會真正的承認,吸納他們的門檻特別的低,話又說回來了,就算劉備想弄些老成持重的也不行啊,牛逼有本事的中年人大都職位穩定,在劉表那裡吃香的喝辣的,當然了,垃圾混吃等死的除外,這些垃圾雖然年齡吻合要求,不過都是垃圾了,劉備還拿來幹什麼?劉表都不要啊!

年輕,本土化,型別齊全,這是劉備苦心經營的荊州集團人才的優勢和特點,是對既往人才戰略的有益補充,不過哪有那麼十全十美的事情啊,當一個初具規模的荊州集團形成以後,矛盾也就展現了,那就是之前和自己輾轉南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至少是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那一幫人,劉備也是人,難免有點厚此薄彼,新人迅速的上位,而劉備自身的公司規模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擴大(劉表的刻意壓制),這就導致了舊人們相對的心理落差,至少曾經的優勢地位,或者說是心理優勢蕩然無存了。

最為明顯的就是當劉備對諸葛亮尊重有加的時候,直接引發了關羽和張飛的不滿——事實上,劉備的一大失誤就是對這個問題沒有給予太多的重視和人文關懷,結果後來入主四川以後,又翻版成了荊州集團和益州本土集團的矛盾,以至於蜀漢滅亡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那種分裂的影子。

所以,關張與諸葛亮之間若隱若現的矛盾完全可以作為貫穿蜀漢政治,或者說是人事的一個典型案例,它反映出的是劉備轉型比較成功的同時掩埋下的一個汙點。

18—04:轉型時期的劉備(4)

在諸葛亮剛剛進入公司的時候,這種矛盾的苗頭就已經閃現出來了,那頭的諸葛亮和劉備倆人是“情好日密”,這邊的張飛和關羽就不高興了——奶奶的,有了小白臉,就不理我們了?當年可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睡在一個被窩裡啊(都沒有老婆的時候),雖然沒有真的拜把子,那感情可還是有的,怎麼來了一個信口雌黃,就會大放厥詞的小白臉,就不理我們了嗎?

真是隻聞新人笑,哪聽得舊人哭啊,看著出生入死的老大有點厚此薄彼,倆人心裡都是不太痛快,而這種不悅已經寫在臉上了,要不然能被劉備看到嘛,於是,劉老大隻好過來安慰二人:哎呀,不要吃醋嘛(怎麼感覺怪怪的?),我有了孔明就好比魚兒有了水啊(我靠,這種感覺就是更怪了,怎麼聽都像是魚水之歡啊,呵呵),當然了,咱們兄弟之間的感情那是旁人無法替代的,兩回事,你們放心,人家不是新來的嘛,當然要給他一種姿態了,你們是大的,要謙讓一些嘛(還是很彆扭,像是一個是妻,一個是新歡的感覺,呵呵)

聽了老大這麼一說,關張二人扭曲的面孔才鬆弛下來,恢復了平靜,“乃止”,暫時不鬧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