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還有呂蒙病逝的年紀就知道了,陸遜已經有點老了。
冒險也不在於陸遜的政治操守和忠誠度,別看人家姓陸,但是還是和姓孫的八竿子打得著的。
——孫權把兄長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和大佬聯姻,咋地也是一個外戚,衣食無憂啊。
冒險也不在於威望,雖然說那層外戚關係容易給不瞭解內情的外人造成陸遜乃是一個小白臉的印象,但是,實際上人家本身是江東大族的後裔,孫權和他聯姻也有拉攏本土勢力的目的。
這樣一來,陸遜的威望、資歷和忠誠度也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
所以,那些投上反對票的人其實不是頑固不化,而是真真的為東吳的未來而擔憂。
陸遜最大的“短板”就是——積累的功績和名望並不足以讓他一步到位接過呂蒙手中的槍。
還記得當年呂蒙玩暗度陳倉偷襲關羽的時候向孫權推薦陸遜接替自己的理由嗎?
“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
這是第一個理由,算是肯定了陸遜的基本素質還是不錯的。
但是,這不是主要的,重點在下半句:“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
陸遜沒有什麼名氣,把他弄上來的話關羽容易心理放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來個出其不意了。
於是,陸遜便以36歲的年紀被孫權拜為偏將軍右部督,接替了呂蒙——不是說真的讓陸遜頂替呂蒙,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而已,讓他去糊弄關羽而已,所以,後來真正指揮偷襲戰的還是呂蒙,陸遜,只不過是在一旁打打下手,當呂蒙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他以一支偏師進軍巫縣—秭歸。
如果沒有名氣的話,固然可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