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哪怕只是出於禮節性的會見的話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不管是不是會被忽悠,反正見一面也無妨啊。
於是,孫權在冷處理了鄧芝幾天之後,發出了正式的邀請函,歡迎蜀漢使臣前來洽談相關事宜。
大門已經敞開,能否俘獲孫權的“芳心”,就看他鄧芝有沒有那個口才了。
38—13:修好,再次合縱(4)
面對鄧芝,孫權倒是很坦誠,上來就把自己心裡的小九九和盤托出:小鄧啊,其實我也是很誠心的要和蜀漢聯盟的,之前和你們的前任元首劉備都已經商談的差不多了啊,只不過眼下他已經去世,劉禪不過是一個17歲的孩子,什麼經驗都沒有,而且時局動盪,國力大減,很容易就被曹魏給兼併了,連自己都無法保全,何況是協助我們呢?我猶豫的就是這個啊。
言外之意,孫權很鄙視眼下的蜀漢政權,他有資格和我對等談判嗎?到時候別是尋求我的庇護吧?
坦誠所表現出來的是孫權對蜀漢的一種無視,如此的外交辭令,已經算是很高程度的羞辱了。
鄧芝有三種選擇,下策是指著鼻子罵孫權祖宗十八代,然後拍案而去——這麼做有可能挽回所謂的尊嚴,但是,和談甭想繼續下去了,而且,很有可能還沒有走出房間就被惱怒中的孫權下油鍋了;
中策是低聲下氣,委曲求全,懇求孫權和蜀漢聯盟,條件好說——這樣的話雖然有可能達成聯盟,完成指標,但是會讓孫權更加鄙視自己的祖國,而且回去之後要被諸葛亮責罰,因為他的合約突破了雙邊合作的底限。
鄧芝是個會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