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3 / 4)

前面已經說了,孫權的邊境危機已經基本上解決,現在處於絕對劣勢的是蜀漢一方,要想和談,還要不卑不亢的和談,不能出賣國家主權,難度係數很高。

以前的諸葛亮是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的,但是現在擔子上挑著整個帝國的未來和日常運作,所以,必須找一個合適的替身去忽悠孫權。

這個人應該找誰呢?

諸葛亮正在琢磨呢,有一個人主動送上門來。

這位老兄就是鄧芝。

——就是《見龍卸甲》裡面被玷汙成趙雲手下四大家將之首的帥鍋,雖然說成為趙雲的家將,而且是之首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而且確實是很帥),但是,如果讓一代英傑鄧芝來充當這個角色的話那就有點過分了,不是每個人都是唐伯虎,所以說,戲說歷史害死人啊!

38—12:修好,再次合縱(3)

鄧芝,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另一個李嚴,因為他本是新野人(說起來也是名門之後啊,乃是司徒鄧禹的後人),但是後來改道去了益州尋求就業崗位,希望可以出人頭地,只不過由於不合群不會拉關係,所以沒有闖蕩出來。

當時有一個算命大師叫做張裕的,估計是收了誰的小費,要包裝一下鄧芝,於是四處吹噓鄧芝,說他70歲的時候就可以官至大將軍,封侯了。

這個預言是很無恥的,因為那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就算說錯了,恐怕除了鄧芝本人以外是沒有人會記得的,所以,鄧芝估計當時也是在心裡痛罵張裕:這個垃圾,拿錢不幹事,連炒作都不會啊。

於是,花了一筆冤枉錢(也許)卻依舊沒有什麼名氣的鄧芝只好去投奔龐義,做了一個小小的門客而已——倒也不怪龐義肉眼凡胎,反正你是要在70歲的時候才可以發跡,那麼在這之前你就老老實實的待著吧,所以,龐義並沒有讓鄧芝出任官職,只是讓他當一個食客而已。

這真是奇恥大辱啊,不過至少找到了門路,而且隨著劉備的入主,鄧芝的機會來了,龐義在劉備手下接著如魚得水的時候,鄧芝也是水漲船高,外放為郫縣邸閣督,成了正宗的公務員,而且,好事接連不斷,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備到地方視察(其實就是尋訪能人來了),來到郫縣的時候和鄧芝一干人等座談聊天,發現這是一個很有韜略的傢伙,十分高興,此行不虛啊,於是把他從郫縣邸閣督的位置上提拔為郫縣縣令,後來又出任廣漢太守,因為政績弄得很好看,所以,沒有多久又被提升為尚書,入主中央國務院了。

所以,要想發光,首先自己要是一塊金子才可以。

這樣的人,當然要為劉備的政權盡心竭力了,所以,當諸葛亮為出使東吳的人選問題暗中頭疼不已的時候,鄧芝率先來拜見丞相大人了:諸葛丞相啊,我主年幼,而且剛剛即位,局勢很是微妙,這個關鍵時刻,必須要抓住孫權這個外援,之前所達成的不過是意向而已,所以我們應該再派一個使臣前往江東簽署一份正式的雙邊協議啊。

一聽這話,諸葛亮心下鬆了口氣,知我者伯苗是也,於是笑著說道:我其實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只不過所發愁的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現在我不用擔心了啊,呵呵。

誰啊?

鄧芝心花怒放,但是還是裝出一副很傻很天真的表情來,問道:丞相大人有合適人選了?恭喜恭喜,誰啊?透露一下。

裝!使勁裝!(誰讓謙虛是一種美德呢?)諸葛亮心裡暗笑,面子上卻在配合著演戲: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鄧芝你啊!

於是,這件事便敲定了,擇日派遣鄧芝出使東吳。

果然,諸葛亮的擔心不是多餘的,現在的孫權正在搖擺中,一方面不想和剛剛血拼一場的曹魏徹底絕交,一方面也不想和蜀漢劃清界限,所以,出於這種考慮以及對蜀漢的心理壓迫,一直冷處理興沖沖而來的鄧芝,把他放在使館中供了起來,企圖即便是和蜀漢聯合,也可以從中撈到一些好處。

所以,在諸葛亮面前誇下的海口可否實現還要看鄧芝的本事到底有多大,諸葛亮給他的底限是:隨便談,什麼手段都可以,但是不能割地不能賠款,不能稱臣,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必須是平等的。

忽悠才是王道和決勝的根本所在。

於是,鄧芝採取了主動出擊策略,給孫權寫了一封信,裡面只有一句話:我今天出使東吳,所為的不是我的祖國,而是你東吳啊,其實你們比我更加危險哦,知道嗎?

鄧芝這麼一說,就把孫權的好奇心給勾引出來了,而且,人家這麼一說話的話,如果孫權還不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