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2 / 4)

降服行動早在擺平士仁的時候就開始了,當他剛剛投降的時候,呂蒙的主力還是駐紮在城門外,而且有直接進佔江陵的意思,但是,虞翻,糾正了他的戰略,勸說道:別看士仁投降的挺痛快,但是不能就這麼把他放在城中,萬一是權宜之計,被我忽悠的一時沒有轉過彎來怎麼辦?所以,我們應該馬上把他和部隊分開,同時讓我們的主力進城全面掌控大局。

呂蒙接受了虞翻的意見,立刻行事,順便讓士仁去前線勸說糜芳。

如果說這算是硬的話,那麼完全佔領關羽的地盤之後,呂蒙就開始玩軟的了,幹了幾件漂亮利落的事情。

第一個就是“揮淚斬馬謖”,進城之後,呂蒙頒佈了軍令:不許擾民,不許動老百姓的一針一線。

沒有多久,他手下有一個軍官,汝南人,同鄉,拿了老百姓的一個斗笠給自己的鎧甲擋雨。

這算事嗎?不算,先不要說斗笠值錢不值錢,人家不是拿來填自己的腰包啊,是給公家的財物用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犯事了,退還“贓物”,交上一筆罰金,當眾賠禮道歉,還不夠嗎?

不夠,在呂蒙眼中看來不夠,所以,他的處理方式是:殺。

結果,全軍上下大吃一驚,沒有人再敢犯錯了,將軍的老鄉因為這麼一點點小事就被殺頭了,我們還要囂張嗎?於是乎,“全軍震怖,路不拾遺”。

呂蒙這麼做不光是給自己人看,這樣的殺雞給猴看有點過了,他真正的目的是給城裡的人看的:怎麼樣?我對待你們比關羽對你們強多了吧?

這只是一個開始,政治秀還要一步步的做下去,他親自帶隊,由著荊州電視臺的記者們二十四小時跟蹤拍攝自己送溫暖的感人場景——當然了,一般是義正言辭,偉岸的對著(儘量正面對著,爭取把整張臉全部拍進去,哪怕把一臉的青春痘給拍進去也是在所不惜)鏡頭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道:不要拍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呂蒙一邊說著,一邊送著溫暖,一邊隨時注意和鏡頭的拍攝角度配合,始終保持自己有一個正面特寫。

有點噁心嗎?

就是這樣啊,除了所謂的鏡頭什麼是虛構的以外,肯定是有不少戰地記者跟蹤報道的,如果當時有攝像機的話,你以為呂蒙幹不出來這種事情嗎——只不過一個拿攝像機,一個拿著筆桿子妙筆生花而已。

這麼做,最主要的是要讓荊州老百姓看到這一點,看到呂蒙噓寒問暖,看到呂蒙敲開一個又一個鰥寡孤獨,問他們缺什麼,缺什麼我們給你什麼,吃不飽的給糧食,沒有衣服穿的給衣物(當時已經十二月了),總之,關羽做不到的我都可以做到,我比關羽偉大。

呂蒙還要讓老百姓看到自己是多麼的大公無私,劉備進成都不是敞開了拿嗎?哼哼,在這裡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關羽的小倉庫大倉庫全都貼上封條,等著孫權來的時候清點,我是一點便宜也不佔的。

假模假式嗎?

真假,但是,人家這麼做你還真的挑不出什麼來,甭管是不是作秀吧,總比什麼都不幹,總比董卓式打劫強吧?

於是,上上下下徹底服了,本來還是持有觀望態度的人都豎起了大拇指,尤其是那些當官的,全都一股腦的倒在了呂蒙的腳下(除了一個要點臉的潘俊之外,後面會講到這個人,這裡就不說了,不過為了和那些牆頭草們區分一下這裡還是簡單的說上一句吧)。

呂蒙的目的全都達到了,用這種最為快捷的方式消弭了有可能爆發的民怨,將民心值升到了一個不錯的位置上,至少也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吧。

而他這麼做,無疑是加大了關羽軍事反撲的難度,本來吳軍就已經佔據優勢了,還不犯錯誤,你說關羽就算是表現的再好又能怎麼樣?

其實三國曆史中許多關鍵的對話和轉折點都不是什麼強強對抗,即便是強強對抗也是建立在對手的失誤之上,官渡之戰,是袁紹犯錯誤,赤壁之戰,輪到曹操犯錯誤,合肥之戰,還有漢中之戰,張遼和劉備分別做到了不犯錯誤,結果孫權和曹操只好無功而返。

就像足球世界中防守反擊永遠比全攻全守吃香一樣,雖然少點藝術和精彩,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勝利。

相比於過程,永遠是結果最為重要,不管是綠茵場、戰場還是商場,甚至在情場,都是這樣。

而這一次呂蒙和關羽的對話,呂蒙不僅不犯錯誤,還抓到了關羽犯錯誤的機會——這一回關羽沒有辦法賴了,完全由他負責,當然了,這個時候犯不犯錯誤都是無濟於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