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卓著的科學家來署名。愛因斯坦仔細地閱讀了這兩張寫得密密麻麻的打字機紙,最後評論道:“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利用不是來自太陽的能量”,然後在第二頁下面簽了名。這幾個人都不是外交方面的專家,對於羅斯福能否讀到這封信一點把握都沒有,西拉德勸愛因斯坦將這封信寄給他的老友比利時王太后伊麗莎白,透過她將其轉交給羅斯福,同時將副本抄送美國國務院。過了幾天,西拉德的一位朋友提出了一個更好的主意,把這封信交給了華爾街金融家亞歷山大?薩克斯,此人是羅斯福的經濟顧問。有機會直接與總統見面。…;
10月11日,薩克斯將愛因斯坦的信交給了羅斯福,但是這兩頁東西太長,羅斯福聽了一半就聽不下去了,打發薩克斯次日再來見他。第二天早晨,薩克斯對羅斯福講了拿破崙拒絕使用新發明的蒸汽船以至未能征服英國的故事,打動了這位總統。在回信中,羅斯福告訴愛因斯坦,他感到“這個情況十分重要,因此我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讓其全面論證你提及鈾元素的那個建議的可行性。”
然而這個“委員會”(全稱叫“鈾顧問委員會”)成立的步伐一點也不快:聽取證詞、申請預算、稽核報告、召開委員會會議、組織、改組董事會、種種變更指示……使得該委員會直到兩年後的1941年12月6日,才收到科學研究與發展總署(osrd)署長、卡內基學院院長範尼瓦爾?布什釋出的“全力以赴進行原子能研究”的決定。
從那時起,美國便開始了“終極武器”的研製工作。
而到現在為止,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愛因斯坦所說的“威力強大的炸彈”。仍然沒有出現。
現在的羅斯福,因為盟軍戰事的不利。對這種武器的擁有渴望,變得越來越強烈。
但羅斯福並不知道,此時的中國,在“終極武器”的研製方面,已經走在了美國和德國的前面。
塔克拉瑪干沙漠,戈壁灘。
坐在汽車裡的一位年輕的中國陸軍軍官,望著一望無垠的沙漠,正用筆在一個日本記上,飛快地寫著什麼。寫著寫著,他的嘴角便禁不住的露出了微笑。
“……看到了這茫茫的沙漠,我忍不住想起她,恍然明白,她就是在這個地方度過她的青春年華的。她叫楊蘭妤——據說是楊大總統的女兒。這是她用她那黑葡萄一樣的眸子告訴我的一切。但是我讀不懂,我在‘國家最高機密’面前,顯得就像一個傻透了的間諜,想知道一切,卻又不善於捕捉任何資訊。比我更傻的是吳欣蔚,他居然會認為‘楊蘭妤這個女人不誠實’。而楊蘭妤對他的疏離。恰恰又是因為她必須‘不誠實’。‘不誠實’的女人。也許正是我們曾經幻想過的那個最可信賴的女人。”
“一個銀白色的圓球,直徑約有一米,頂端筆直地豎著一根天線似的辮子。它被銀白色的三角金屬架支撐著,在空曠的草原上映照著天上的景色:雲捲風舒、月落日出。距離它25米,是用於控制和觀測的隱蔽部。一米半厚的鐵鑄的高牆上,傷痕累累,斑跡重重,就像經年累月風剝雨蝕的樹皮。”
“陪著我的朋友說,這裡是第216廠,簡稱靶場。是專門用來進行爆轟試驗的場所。這裡進行了兩次核武器的爆轟試驗和穿甲彈的穿透力與威力試驗。所有模擬爆炸和冷試驗,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我不知道楊蘭妤是不是在216廠工作,但我希望她經常出現在這裡。這裡是中國科學家把高深莫測的原子理論變成武器的前沿陣地,是物理演化成物體、化學聚焦為能量、數學創造出威力的地方。我經常想象著楊蘭妤用纖細的食指準確地按下了最後一個燈鈕。或者正是她在爆炸零時的前十秒鐘發出了脆亮的聲音:‘9、8、7、6、5、4、3、2、1,起爆。’或者正是她掌管著測試儀器,測量出了鋼鐵、水泥、木材等等物體的物理效應,以及生物和化學效應。或者她的作用更重要——她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秘密研製者’,一個和我國眾多的傑出科學家一起工作著的年輕的女科學家,她應該不止一次地從觀測孔裡看到了試驗成功後的彩色煙霧和失敗後的灰色寂靜。她的喜怒哀樂和所有科學工作者們的喜怒哀樂一樣,完全由一個大約一米直徑的銀白色圓球左右著。甚至我都希望,這些都是她一個人搞出來的,就像母雞孵蛋那樣,由於她天長日久的溫暖。在華夏的大地上,終於有了核武器的聲響。”…;
“第一次見到楊蘭妤,是1941年的冬天,我作為《青海日報》的記者,吳欣蔚作為省廣播電臺的記者,一起去海晏縣採訪。火車的車廂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