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3 / 4)

小說:山漸青 作者:千頃寒

赤倉鎮,大部分旱區都上演同樣的情形,提舉司統計出所有欠收的農田畝數後,便根據這份資料在接近水源的地方統一播種,種子是朝廷以賑災的形式無償提供,一但下雨,就可以把這些新播的秧苗分到欠收的農田插秧了。

(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五章 那含淚的一跪

第三百五十五章那含淚的一跪

獵頭令頒佈一個多月以來,與大宋邊境接界的西夏一方,大批百姓自動向腹地遷徙,剩下的一些遊牧部族,迫於形勢,也漸漸聚集到一起,以防止‘偷獵者’襲擊。

即便是種世衡也沒想到,西北百姓竟暴發出如此大的力量,一個多月時間竟有一萬三千多黨項人被獵頭,由此可見,西北百姓這些年來積下的仇恨是有多深。

西北民風本就彪悍,獵頭令一出,不但能報仇,而且還有錢拿,連京兆府各處的遊俠兒都趕了過來。

党項人慢慢聚到一起,這些‘偷獵者’也自發的組合起來,幾十人一夥,如同鄉兵,有的竟比禁軍還利害,效率高不說,號令同樣森嚴;

所謂英雄惜英雄,畢竟誰不原與那些差勁的合作,獵不到頭不說,說不定還會拖累眾人,不怕虎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他們或者還未發明這句話,但這個道理絕對人人通透。

精英加精英的組合,那效果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了,應該以開方來計算,許多黨項部族聚成了幾百人一處,仍免不了被襲擊。

當然,也有不少菜鳥‘偷獵者’反而被党項人獵去頭的,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字,但初步估計一個多月來為國捐軀的‘偷獵者’也不下於兩千了,但和党項人的損失比起來,這仍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結果,因為党項人損失的可不只是人口,還有牲口呢

總之一但得手,大火過處,毛都沒給李元昊留下

現在大宋中樞正被旱災折騰得精疲力竭,根本顧不得西北發生了什麼,加上種世衡也不會傻到明文張榜把獵頭令貼出來,大家心照不宣,你交貨,我給錢種經略在西北的信譽那是頂瓜瓜

現在李元昊不用為是否堅壁清野糾結了,事實上目前橫山一線党項部族已經沒有多少人,羌人部族倒是還有不少,但說他們沒有參與到‘偷獵’中去,李元昊都不信,現在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啊。

這些羌人部族從來就是跟著強者走的,當初西夏壓著大宋打,這些羌人大多倒向李元昊,現在攻守異位,這些羌人就成了最不可靠的人。

李元昊正在天祚殿批閱奏章,眉頭深鎖,現在西夏就象一棟處處漏風的破屋子,沒有一件事讓人順心的,連興慶府糧食都緊張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熬到夏收。

國事已經夠煩人了,更令李元昊火大的是,李寧明那個孽子還不讓人省心,又跑去定仙山跟那該死的老道路修篁習什麼道法去了,好好的的一國太子不做,整天跟些臭道士混在一起,滿嘴狗屁仁義道德,李元昊一氣之下,下令不許李寧明這個孽子再行朝見。

就在李元昊滿肚鬱氣無處發洩之時,突然接報說大宋全面收兵了,李元昊大喜,追問之下,得知大宋京畿地區大旱,宋廷正在全力救災。

李元昊猜想大概因為大旱,宋廷怕京畿出現動亂,這才轉入戰略收縮,忽聞此喜訊,李元昊忍不住仰天狂笑,連老天都幫著我西夏,哇哈哈讓大宋的旱災來得更猛烈些吧

沒等李元昊高興多久,又聽太監傳報野利成慶回來了,李元昊連忙招見。

野利成慶一臉漲紅的進入天祚殿,納頭便拜道:“吾祖,遼人欺人太甚臣打聽清楚了,遼人根本不是在試探咱們,他們在西南邊界駐軍過於糜爛,出兵幾次反而輸給叛軍,這才不得已讓咱們出兵幫他們平叛;

可現在臣帶兵幫他們平定叛亂後,不但戰利品一絲一毫不給咱們,連回程的糧食也不給一粒,臣等還得餓著肚子回來吾祖,將士們咽不下這口氣,都嚷著不如咱們出兵,把遼境的党項部族全部招附回來算了吾祖……”

野利成慶還在大聲嚷著,其實不用他嚷,要是李元昊頭頂有毛髮的話,恐怕現在已根根豎起來了,這些年西夏一直忙於與大宋作戰,加上和遼國是盟國,對那邊的訊息不免凝滯了些,沒想到事情竟是這般情形。

耶律宗真這狂妄之徒也太過份了,我李元昊好歹也是一國皇帝,現在辛辛苦苦去幫他平叛,打的還是自己的同族兄弟,結果毛都沒撈到一根,還連回程的口糧都不給,這算什麼?我李元昊如何面對党項各族?

若是就此嚥下這口氣,我李元昊還不成天下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