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從訓練的目的看,則主要是為了訓練在雙方有肢體接觸時,能夠牽制對方並施以有效打擊,從這層意義上理解,推手乃是有條件的實戰,是為了彌補實戰之不足。 散手,意拳也稱之為實戰或實作,它是拳術各項訓練的總成,是直接檢驗拳術鍛鍊的綜合體現。從原始意義上講,散手乃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徒手搏鬥。 此外,意拳鍛鍊除上述基本內容及針對這些內容的專項練習外,還有一些輔助性練習,如打沙袋,身體抗擊打能力的訓練,眼法訓練及身體柔韌性練習和耐力練習。 意拳認為器械是自身手臂的延長。意拳的器械訓練與徒手訓練本質上完全一樣。意拳主要的器械有:半把杆、雙把崐刀。 多年來,意拳對於增強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並發展了我國傳統拳學的技擊效用,並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目前意拳已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傳播於社會各界,在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也有為數眾多的愛好者。在國內許多省市及海外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建立有相應的意拳組織。 意拳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弘揚意拳精髓,傳播武術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是廣大意拳同道一貫堅持的宗旨和共同奮鬥的目標,相信意拳必將在中國武術走向世界、造福人類的過程中,做出積極的貢獻。
八極拳
簡介
八極拳為拳種之一,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八極拳全稱“開門八極拳”。稱“開門”者,取其以六種開法(六大開)作為技法核心、破開對方門戶(防守架子)之意。稱“八極”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的說法,寓“八方極運”之意。 北方稱武術為把式、八式。八極的意義在於勉勵門內弟子要將八(把)式練到極高的境界。另外八極的訓練講求頭、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各部位的應用。所以八極之名是要求本門弟子將這八個部位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在漢朝劉安寫的《淮南子》裡記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這裡八極代表了極遠之處。八極拳之名也是要本門弟子將八極拳的勁道練到極遠之境。 八極拳歷史悠久,經歷代傳人刻苦精研、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練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不斷髮揚光大,經久不衰,代代湧現出諸多的武術名家,在武術界影響很大。 八極拳以其剛勁、樸實、動作迅猛的獨特風格流傳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稱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開門八極”、“開拳”等。但近代根據其發勁可達四面八方極遠之處的特點,以“八極”二字定名。 八極拳的起源時間和地點,至今說法不一。一說,起源於明代,因在戚繼光著《紀效新書——拳經捷羅篇》中,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極拳”。二說,源於武當,是道士所創。三說,是清代河南月山寺和尚張嶽山創。四說,是清代一號“癩”的雲遊道士所創。但均無確切史料依據,故其起源有待進一步研究。還有說法八極拳原始於河南嵩山少林寺,為少林寺第四門看山拳。比較確鑿的證據是,據孟村丁氏家族的世代口傳和丁發祥之墓碑碑文,以及遍及全國範圍的八極拳重要譜志《八極拳精要》、《滄縣誌》等典籍記載:丁發祥,字瑞羽,生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卒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初練家傳查拳、彈腿、和戳腳,後幸遇並受業於綽號為“邋遢道人”的黃絕道長,學得絕技八極拳。當時,八極拳包括八極長拳和八極短打兩種練法。八極拳系內由外家八種拳中之精華手法組成,故名為八極拳。另有說法是因為拳法中常用於攻擊的頭肩肘手,胯膝足尾是人身之八極,所以才叫八極拳。 風格特色
開門八極拳聞名於其剛猛暴烈的拳風,同時也聞名於其進身靠打的招式。絕招“貼山靠”便是其中翹楚。開門八極弟子們習練“貼山靠”時,常常會用自己的身體去靠牆、靠樹、靠樁,可想而知其威力之大。貼山靠在進招之時的關鍵就是進身,以“打人如親吻”的距離接近對手,用肩部撞擊對方。其看似以肩部為發力點,實則結合了腰胯部的扭轉力,合全身之力向對方靠去,給人極大的傷害,將人摔倒。“開門出手,六力合一”,六大開之勁力,在開門八極拳的“貼山靠”上面,展現的淋漓盡致。而下盤功夫中,“搓踢”是八極拳重要的腿法之一。開門八極拳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