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1 / 4)

武當派

武當拳發源於道教聖地武當山, 而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又最講究養生之道,所以武當拳遵循“三說四論”,即“養生健身起源說”、“拳法自然本體說”、“圓弧運動軌跡說”、“後發制人戰術論”、“拳法陰陽技擊論”、“守柔處雌戰略論”、“化惡揚善道德論”等武當內家思想。 在中國武林中,一向有“外家少林,內家武當”之說。武當拳出自道家,而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又最講究養生之道,所以武當拳的特點是技擊與養生並重,融養生於技擊之中。幾乎所有的道家拳派都是如此,這與偏重技擊的佛門拳派少林拳有所不同。武當拳法較少跳躍動作,步型低矮。多用掌,與重在打穴有關;少跳躍,與重在實踐有關;步型低,與重在擒拿有關;走圈步,與重視跌法有關,由此形成了武當拳的獨特風格。 功法特點是強筋骨、運氣功。強調內功修練,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短勝長,以慢擊快、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偏於陰柔,主呼吸,用短手,武當功法不主進攻,然而亦不可輕易侵犯。犯則立僕。 武當戰法策略是: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暈穴,啞穴,一切如銅人圖法。(《王徵南墓誌銘》)其總的要求又包括在“六路十段錦”當中。“六路”的歌訣為:佑通神臂最為高,斗門深鎖轉英蒙,仙人立起朝天勢,撒出抱月不相饒,揚鞭左右人難及,煞錐衝擄兩翅搖。“十段錦”的歌訣為:立起坐山虎勢,回身急步三追,架起雙刀斂步,滾斫進退三回,分身十字急三追,架刀斫歸營寨,紐拳碾步勢如初,滾斫退歸原路,入步韜隨前進,滾斫歸初飛步,金雞獨立緊攀弓,坐馬四平兩顧。 武當功法,講究“練手者三十五、練步者十八”,又有所謂七十二跌、三十五掌、六路十八法、十二字、存心之五字等。 武當派的拳術套路,有太極拳、無極拳、鷂於長拳、猿糅伏地拳、六步散手、武當太乙五行拳等。武當派的內功,有“洗髓金經”六式(金獅奪毛、鳳點頭、風擺荷葉、左纏金絲、右纏金絲、刀劈華山)等。武當派的器械,首推武當鎮山之寶武當劍、又有白虹劍、太極劍、六合槍、六合刀、松溪棍等。武當派的陣法,在武俠小說中,常常提到的有九宮八卦陣、三才劍陣等。

技擊原則

武當拳以養氣健身、制敵自衛為目的,其技擊原則是後發制人,以靜制動,以逸待勞,後發先至,乘勢借力,要求鬥智不鬥力,尚意不尚力。在對敵時,要求化去對方的勁力,而不宜以硬對硬(貴化不貴抗);步走弧形(圈步),進以側門(從敵方身側搶進);動如蛇之行,勁似蠶作繭,心息相依,閃展巧取。 武當拳手法多變,以翻鑽為主,多用掌而少用拳,不像少林拳那樣,多是出拳直擊。因此,出手時更多順水推舟、四兩撥千斤,因為道士們過的是與世無爭清靜生活,所以練武當拳的目的在於自衛,除非遇到危急情況不許動手,而一旦動手,則是柔中有剛,軟裡藏硬,化勁用柔,發勁用剛,具有較大的威力。

招式動作

一、基本動作要求 (一)手型 武當拳(1)八字掌:五指自然伸直,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併攏,拇指與食指之間形如八字。 (2)虎形掌:拇指外展彎曲,其餘四指併攏,使第二、三節指骨彎曲,但不得屈攏。 (3)龍心掌:五指微屈,拇指外展,其餘四指張開,虎口要圓,手心涵空。 (4)柳葉掌:拇指屈扣,其餘四指伸直併攏。 (5)拳:五指內屈握緊,拇指第一骨壓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骨上,拳心向下為平拳;拳眼朝上為立拳。 (6)劍指:中指、食指伸直;拇指、無名指、小指屈攏,拇指尖附於無名指第三關節處。 (二)手法 (1)旋掌:以腕關節為軸,手掌旋轉,前臂同時也隨之旋轉。分內旋掌,外旋掌,平旋掌三種。 (2)推掌:臂由曲到伸,立掌向前推擊,力達掌輪。 (3)按掌:由上向下按,手心朝下,力達掌心。 (4)託掌:由下向上托起,手心朝上,力達掌心。 (5)插掌:臂由曲到伸,直腕向下或向斜下插,力達指尖。 (6)穿掌:臂由曲到伸,直腕向上或向斜上方穿擊,力達指尖。 (7)戳掌:臂由曲到伸,直腕向前或向後頂擊,力達指尖。 (8)撩掌:由後向前撩擊,手心朝前,力達四指。 (9)撞掌:臂由曲到伸,雙掌或單掌向前撞擊,四指朝下,掌心向前,力達掌根。 (10)掖掌:掌向體側橫擊,四指向下,拇指向後,力達掌根。 (11)架掌:手臂向上撩架,同時掌臂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