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緣滅長安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風光奇偉秀麗的文學三峽中,有無數暗礁險灘,正在漫漫前路上恭候著我……

由於是第一次動筆,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真可以車載斗量。首先就是人名,真的很佩服金庸、古龍書中那一個個鮮活、富有內涵的名字:任我行、王語嫣、林詩音、高漸飛、花滿樓、西門吹雪……而我卻抓著一本《百家姓》,仍然茫然無緒,只能一邊寫一邊想了。

結果,就是書中有些人的名字被改了四、五次的都有,由於前三稿都是手寫,這下可整慘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馬驊的名字本為秦關,後讀到昆明報紙上對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的優秀青年馬驊來雲南做志願者,最後因車禍犧牲於雅魯藏布江中的報道時,感動、悲傷、悵惘之餘,我立刻將秦關全改成了馬驊。以此來寄託我對這位偉人最深切的敬重和懷念!同時,古埃及人相信:只要一個人的名字能被後人不斷的提起,那麼這個人,就能得到永生!

當時我的手稿已完成了三分之二強,為將秦關全改成馬驊,我一頁一頁的翻,一個一個的改,真有氣喘吁吁之感,但,相較於馬驊的崇高獻身,我這點小動作,又算得了什麼呢?

其他的人名有些麻煩過此,但就不一一贅述了。接下來,就是書中觸目皆是的細節了。

有句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在創作此書時,我已有定見:年代儘可模糊,細節卻須儘量真實。就如《紅樓夢》那樣,只有如此,才能使全書產生一種既飄渺如夢,但同時又令讀者如見如聞的感覺。也才能最大程度地達成我所希望的創作效果。

為此,差不多每天中午我都要跑一趟省圖書館,若時間允許,晚上再去一次,頂著炎炎烈日,幾乎是小跑著前進,來回一個半小時……即便如此,有些資料省圖仍付厥如,這時,就要跑市圖、區圖、各家大小書店……

尹延年被困井底時,與子青聊天解悶,說達摩祖師在嵩山面壁8年。寫到此,拿不準到底是8年還是9年,於是開始跑……記不得跑了多長時間、跑了幾多裡地,最後,是在我妹的書架上查到了:8年!

類似的例證,如恆河沙,不可勝數,也就不一一例舉了,也免得各位俠友們看得心煩,我回憶得崩潰。

唉,還以為這就是文學長江的第一個險灘呢,可誰知,這不過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真正的暗灘,已逼近眼前!

手忙腳亂地解決了人名、細節問題,另一個更糟糕的問題就如一座逾越不過去的大山般,突兀地橫亙在我的面前:寫不下去了!我驚慌地發現:稿子還粗糙得無法入目,我卻已經才盡了!面對稿紙,無論如何絞盡腦汁,也再不能落一個字!

我,是寫作的料麼?我寫的這些,看看已厚厚堆摞著的稿子,能讓人看麼?極度的懷疑,令我氣沮得只想放棄,可終歸是不甘心,於是向母親求助,並不是她懂寫作,而是,興許能幹的媽媽能幫我找一個武俠小說方面的編輯,幫我看看,我寫的這些東西還行嗎?還能讓人讀得下去嗎?如果不行,編輯能否給我一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可憐母親為了圓女兒的一個虛幻的夢,當即四處奔走,終於有一天,她與一位好友將我領進了出版局一位領導的辦公室裡。呵,母親和領導都會錯意了,二位長者都以為:我是想出版此書。是的,我當然想出版此書!又有哪一位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變成白紙黑字呢?可卻不是現在,不是這一刻。我又一次體會到,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不同時,會出現怎樣的、令人哭笑不得的結果。這次勞師動眾的求教,最後當然無功而返了。

既然無師可問,那就靠自己罷。我跳開寫不下去的那一段,寫別的章節,先繞過這座大山再說。

事實證明,當時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不久,我就如有神助,很順利地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完成了當初讓我止步不前的那一大章。

當年芬蘭畫家梵高也曾有過與我相類似的例子:他開始畫畫,很快就懷疑自己畫得是否正確?於是步行幾十裡,抱著自己的畫作到一懂畫的教師家中拜訪,教師一看他的畫,就搖頭:比例不對,線條也有問題。遂動手幫他改,等改完了再看:比例、線條都合乎規範了,可是,畫作中原來的那種神韻全沒了!

所以,在寫作過程中,一定要對自己抱有信心,自信很重要!天底下,沒有人生來就會寫作,每個人都是在探索中前進,而由於各人性格、信仰、教育程度、人生、價值觀的不同,要找到一個人,讓他教你如何寫作、怎麼樣才能寫得好,同時又符合你的創作意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這時,信賴自己就很重要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