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伸手去接,看著女兒那纖細的手和淌下來又臭又粘的屎,我趕緊把臉轉了過去。
實話說我這個外甥平時比一般的孩子都省心,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整個冬天基本不感冒,吃睡也很有規律。可是這天晚上也不知是怎麼了,正在睏意向我襲來的時候,他就可嗓子哭了起來,女兒抱著他躺下、起來、跪著、坐著、給喝的、給奶都不行,直哭得孩子大人滿頭的汗。那尖利刺耳的聲音象一把鋸子,在刺割著我的神經,使得我心煩意亂,六神無主。女兒一邊使勁的晃動著孩子,一邊不迭的說著:“兒子你怎麼了,兒子不哭媽抱著,”後來女兒那焦躁的聲音簡直就是祈求和哀告了。就這樣也不知是過了幾個小時,我終於熬不住睡著了,不知道孩子啥時候停止的哭鬧,她們娘倆什麼時候睡的。
現在人們都覺得自己小時候困了就睡,醒來就玩,消消停停就長大了。實際上哪有不調皮的孩子,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喚醒子女們對父母,尤其是對母親的愛和感恩之心。
我最敬佩的女人
我最敬佩的女人即不是現在的歌星;也不是那些宣告鵲起的顯貴;而是普普通通的三個農村婦女;即我的母親、姑姥、二舅媽。這裡當然不乏許多個人情感色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別的女人,那些出類拔萃的人不恭,我想這也許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我用我的拙筆把我最敬佩的,德高望重的三位老人分別作以追憶。
一、母親
其實我的母親一點也不漂亮,矮矮的個子,略黑的臉膛。額頭上一個杏核大的骨疙瘩,那是她年輕的時候晚上忙著幹活,碰到柱子上留下來的。另外,鼻樑也是彎的,那是六幾年的時候,她在絞轆轤澆菜的時候,不小心沒有抓牢,一桶水在井裡拽著轆轤飛轉,被轆轤把打的。這些對母親的認識只是我現在細想才有的,原來沒有。沒有覺得母親長的怎麼樣,好看還是不好看。只是覺得母親就是我冬天的棉襖棉褲,有了她即便是數九隆冬,我也不會感覺到冷。母親也是我溫暖的被窩,有了她我就可以安然入睡,在香甜的夢中感受母親的愛和人世溫馨。母親還是一個家,我可以在懵懂的少年和童年,走出家門,到村外去盡情玩耍;在魯莽的青年和頓悟的中年,到社會上去闖蕩去碰撞,然後急不可待的回到家裡,享受母親做的可口飯菜,感受家的融融暖意。因為這是我今生今世唯一一所能夠躲避風寒,遮雲闢雨的地方。因為一個沒有母親的家,就是一個充滿淒涼、充滿悲傷的所在。
由於那些年總是忙忙碌碌,再加上母親健在的時候,總認為母親能多陪伴我幾年,所以沒有太留意她的生平和瑣事,以至於對母親的事知道的不很多。只知道母親的孃家在一個叫做王杖子的小村子,是一大戶人家。在母親四歲的時候,她的生母就撇下她撒手西天,從那以後一直是我姑姥一手把她帶大。母親生來性格溫和、文靜,從來不在人前多言多語。也是她四歲起就默默的幫著大人們放羊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大人們給了點好吃的東西她總是一留再留,捨不得吃。她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總是輕聲慢語,從不和別人爭吵。我老爺六個孩子,她是最惹人喜歡的一個,在親戚鄰里中,沒有一個說母親壞話的。在母親過門後的這些年,不論什麼親戚到我家來,對母親都是十分尊重。他們或是叫著老耿,或是叫二姐,叫得那樣真摯,那樣親切,令我都感到一股股暖流湧便全身,倍感親切。
母親留給我最早的記憶象一幕幕電影,在我腦海裡時常浮現。記得那是一個月淡風清的正月十五夜晚,四周一片寂靜,母親抱著我在院外目送撒燈的人們。由於早年的冬天比現在冷,又沒有大衣和羽絨服等輕巧的衣服,所以那十幾個撒燈的人穿著又肥又厚的棉襖棉褲,大耳帽子,顯得又粗又笨。看著他們的背影,極像那種又粗又毛糙的水泥塑像。感覺在母親懷裡的我很小很小,可能會小到一隻貓大,而母親卻好象比我長大後高了些也壯了些。那時我肯定以為母親具有所有母親那樣的臉孔,那樣的身段。
母親默默的抱著我在油燈上烤了烤手,慢慢往回走,再以後的影象就不記得了。那時母親肯定還是個身材嬌小,小鳥依人的少婦。而我必然還是個胎毛未乾,不會說話,只會幹嗥的小臭小子,那時的影象和現在相比真是兩重天地。可惜人類還有許多美好的事情不能如願,如果能夠讓歷史重現,我就能夠知道一位年輕的母親怎樣愛惜她的孩子,以及我是怎樣享受母親的呵護。
母親的生活習慣很好,很少見她在白天躺著休息。尤其是漫長的冬季,她總是端端正正的盤腿坐在炕上。我也經常趴在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