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小說:華夏海權 作者:淘氣

下屬的他們將一無所有。與其這樣,倒不如順應歷史的潮流而動。。…。

至於像依克唐阿這樣的滿族提督,在經過自己的計算和推演後,他們發現,如果真的開戰的話,縱然南洋中立,中樞和他們綁一起也絕對不是北洋的對手。直隸總督李鴻章下轄直隸、山東和遼東。劉銘傳是閩浙臺三地總督。李翰章是兩廣總督,還有一個四川總督劉秉璋(在本書中此人繼續留任)。當然了。還有李鴻章的門生,徐傑指揮的東北武衛軍。

除了北洋所屬各省的工業經濟和軍力實力明顯強於其它各省之外,北洋體系還掌控著清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軍戰力,在北洋艦隊和外洋艦隊的掩護下。北洋所屬沿海各省的物資和軍隊完全可以走海路進行調配,這更是身居內陸的各省提督所不具有的優勢。更何況,其中的依克唐阿還要做好隨時應對俄國入侵的準備。在依克唐阿心中,在關外的幾百萬滿族人的生命可比那個中樞要重要多了。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在各省悶頭髮展打著自己的算盤的時候。光緒和慈禧卻還在為北京城的控制權進行著較量。不是慈禧等人的政治智慧低。而是現在盡在眼前的地方,就有人想要了她的命,即使知道外面的局勢有些不正常,慈禧也沒有餘力去管。更何況,目前在表面上,各省提督還是聽話的,至少銀子沒少給。至於管理權嗎?在太平天國之後。各省提督的實權已經過大了。這個局面延續了幾十年。慈禧已經習慣了。。…。

本來,光緒和翁同龢兩人是絕對不是慈禧和榮祿的對手的。兩人無論從政治智慧還是從實力上來講與後黨相距甚遠。但是隨著一個叫袁世凱的人的加入,這個形式已經扭轉了!更何況,袁世凱還帶著大量從北洋分化而出的北洋練軍。再加上3年來的擴編和整備。這支部隊已經擴編到3萬多人,雖然榮祿的西北練軍人數偏多,但是論戰鬥力的話。與採用西式訓練的袁世凱部隊相比其實差不多!…。

慈禧也曾經想過拉攏袁世凱,但是袁世凱要價太高。慈禧不可能把榮祿踢開然後選擇袁世凱。而這直接導致了袁世凱投向光緒。再加上李鴻章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居然允許袁世凱從舊軍中帶走一批人槍。這樣一來。袁世凱在短時間內就形成了一定的氣候,而慈禧想借故調離袁世凱,卻遭到了光緒和李鴻章的聯合抵制。而到這時候,慈禧才發現李鴻章的真實目的。他也在玩平衡!只不過李鴻章實在中樞搞平衡,慈禧太后用各種手段限制李鴻章的權利,而現在李鴻章學會了扶持光緒來限制慈禧的權利,真正的一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

面對這種情況,慈禧絕對不能對李鴻章下手,甚至連不滿都不能表示,因為此時的北洋已經不是以前的北洋了。。在1890年時,李鴻章硬要錢購買軍艦,慈禧尚且要多少給一些,而現在呢,面對已經如同龐然大物的北洋系統,慈禧能做什麼?為今之計也只能先解決掉中樞的麻煩,然後再考慮其它了!

而反觀光緒一方,在獲得了袁世凱的支援以及李鴻章的暗示後,對於權力的爭奪已經越發的主動。再加上翁同龢這個戶部侍郎掌管著中樞的錢袋子,有錢有軍隊的光緒變的越來越不安起來。甚至已經把主意打到了榮祿的西北練軍身上!

不過在短時間內雙方的明爭暗鬥還是無法分出勝負,雖然光緒相對強勢了一些,袁世凱的治軍和政治才能也確實不讓榮祿。但是畢竟後黨一系經營多年實力強悍,雙方在朝堂上的較量並沒有分出勝負。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慈禧還是決定暫時搬出紫禁城前往頤和園。在那裡。有榮祿手下的西北練軍提供保護自然要比在皇宮中更加安全。而在這種情況下,中樞對於地方的控制自然下降到了極點,一方面是為了爭取各省巡撫,以便在以後的政治鬥爭中獲取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實力實在不濟。根本無法有效控制。面對這種情況,無論是光緒還是慈禧都想盡早解決這個爭端,畢竟如果再放任下去,即使自己一方贏了,這個清王朝也會名存實亡!。…。

1898年8月7日,在紫禁城中。

“袁大人,如果發動兵諫的話,你可有把握?”翁同龢打破了沉默。

“把握不大,無論是北京城內還是整個直隸,微臣手中的軍隊都不佔優勢。更何況整個頤和園都由榮祿的軍隊把守,還設有無線電站,一旦開戰,恐怕榮祿會迅速增援。”袁世凱看了看坐在龍椅上的光緒說道。對於翁同龢,袁世凱是十分看不上的,在他看來,翁同龢除了能做幾篇還算看得過去的文章以外,其它的什麼都做不了!

“如此一來,是不是說皇上收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