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3 / 4)

小說:庶門 作者:九十八度

然讓他到最南邊的三個小破地方去當南王,還只能從三個地方選一個,蘿蔔裡選青菜心情是綠油油的,怎麼選?

蘇彥心情糟糕頭頂,馬上出門對著連乎生大鬧一通,聲稱非要見劉愈不可,本來他鬧完了也就完了,以為劉愈不會給他機會再當面提出要求,誰知道當晚劉愈還是親自過來了。

“住的可好?”劉愈坐在椅子上,淡淡問道。

“這裡還挺好,要不,我不去藩地了。師傅,我在長安城裡老老實實的,絕不到街上亂跑,要不,您就這麼關著我,我一天……要不一旬……一個月出去一次,不能再多了,我不想當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

劉愈瞅了一眼可憐兮兮的蘇彥,心說這小子適應自己的身份倒還挺快。當劉愈得知蘇彥大鬧時還以為蘇彥眷戀著皇位希望回到以前當皇帝時候的生活。

“知道為師為何要讓你去這三個地方?”劉愈問道。

蘇彥一愣,頭像撥浪鼓一樣搖了搖。

“自從你當了皇帝,徵東定北,現在也就剩下南方這一塊地方還有些不太平。你去守著,當一個有用的王,為大順朝鞏固堅實的基業,不比當一個閒散的王有意義的多?”

蘇彥一聽臉色好像吞了苦瓜:“師傅是讓我去守衛疆土?那個……那個我可不會……上次在徐州我可啥都沒幹……”

“讓你去當王,又沒讓你帶兵打仗,怕什麼?”劉愈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蘇彥的衣冠,訓斥道,“如果不樂意,為師就調你去北方守著金堯城,那可是個苦寒之地,死了都沒人給你收屍。好好想想吧。”

劉愈也算明白了,有時不能跟人講道理,用點強硬的蘇彥怎麼都要服從。理越講,往往會讓人覺得他好說話,可以講交情談條件。(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七章 家事天下事

啟昌元年冬天來的早,雪也下的格外多,就好像是一年的雨水在這一冬差不多都下完了,過了年關,天氣也漸好,隨著氣溫的回升,春意也濃了幾分。

長安城要在正月十三才會解除戒嚴,在此之前,新皇登位有幾日時間了,朝廷上下的主旋律是平穩過渡,在長安之外大致也是這個聲音。

天子改換,而且是軍人篡政後的禪位,想順順利利一切都平穩也難。朝廷的朝臣大多數並不擔心這個,他們還是擔心自家事更多一些,而跟劉愈走的比較近的,尤其是韓升,這幾日則一直在憂慮此事。

韓升在上任右相之後也盡力做到了鞠躬盡瘁,在執政方面他雖或及不上他的幾位能幹的前任,比如說被抄家滅族的徐翰,又或者是曾經的左相李佑純,但較之袁博朗之流他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藍和,他不想去比,也不屑於去比,兩個人性格本就不合,韓升務實幹,而藍和則的門路則有些偏,更重於發展人脈習駕馭之術。

這也是韓升入朝為相之後失人脈身邊無人幫扶的緣由,在朝堂上能幫得上韓升忙的,滿打滿算也就四五人,而其中隋妤是他最得力的幫手。雖然隋妤是女兒身。

韓升並非沒有政治主見之人,在劉愈發動軍事政變的當晚,他還是義正言辭地跟劉愈這個“逆臣”劃清了關係,但在劉愈表露了無意於皇位,也無異於動搖蘇家國本之時,韓升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而在蘇彥和蘇碧也接受了“禪位”這提議之後。韓升再沒說什麼。以他對劉愈的瞭解。劉愈不只是說說,他是真不想自己去當皇帝受累。韓升在思慮過後,覺得讓琪兒登基或許是當下唯一的選擇,既可以讓朝廷跟軍方化干戈為玉帛,又能穩定蘇家的基業,前提是劉愈真的不會自立為帝才可。

但劉愈將要以什麼身份立身於朝堂,這是一個大問題,背後默默無聞的“皇夫”。又或是以監國的身份。現在能定這件事的不是他韓升,也不是朝廷裡的朝臣又或者是新登位的女皇,能決定自己處境和立場的只有劉愈本人。劉愈才是如今順朝的實際掌權者。

韓升認為劉愈不會甘心退居幕後,劉愈還是會用他的影響力來穩定朝綱,畢竟光以十四公主的政治影響力不足以定天下民心,劉愈輔政勢在必行。

這幾日時間裡,韓升也基本每天都要在皇宮內外行走,他跟劉愈私下裡也多次談及此事,劉愈好像有些懶,懶得去為自己籌劃。這使得他的態度也很曖昧,令韓升弄不懂他到底是準備退居幕後還是要輔政。在正月十二雅前殿關於第二日解除長安城戒嚴的一次例會上。劉愈的一句話讓韓升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思:“該誰做,就誰做。”

韓升想了想,大概是劉愈只想掌控著天下的兵權,而將輔政的事交給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