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謀臣都重氣節。
而劉愈用的手段又的確太狠毒,有了蜀王世子的口供。其他人也明白,他們“招供”就是錦上添花。不招事情也無法挽回,自己跟自己為難。被劉愈分別勸服了一番,都表示願意指證蜀王。
劉愈拿著供詞見了皇帝,皇帝召開了新一次的朝會,將蜀王的罪行公諸於世,藩王和藩主們一片譁然。朝上議定,蜀王大逆不道,賜鴆酒。而對於本事的其他參與者既往不咎,本來各家藩王藩主進長安城是準備聯手對抗朝廷的削藩,沒想到會以這樣一個結局將蜀王的命給搭上。
朝上還是沒有提削藩的事,但其他的藩王和藩主也明白,再這麼僵持下去,遭殃的還是他們,於是散朝之後,一合計,準備聯名向皇上請旨,請求世世代代居住在長安城,享受藩地的傭稅,不再回藩地掌兵。而劉愈則帶著皇帝的聖旨和鴆酒,到了秘密牢房那邊,將這訊息第一次告知了蜀王。
蜀王聽到聖旨的內容,氣的差點暈過去。
被自己盟友的女兒出賣他不覺得怎樣,居然連自己的兒子都被劉愈收買,他覺得自己好像英雄末路,苦笑不已,到最後笑的連眼淚都流出來還是不肯罷休。
“蜀王殿下,節哀順變。”劉愈在旁說著風涼話。
“節哀?節誰的哀?”蜀王轉而瞪著劉愈,“武義侯啊武義侯,天下間還有誰比你更加惡毒?這世上還有誰比你更加狼子野心?”
劉愈摸了摸自己的臉,一臉無所謂,就好像一點都不自覺。
“蜀王殿下,供又不是我招的,我招的也不好使。如果你是冤枉的,那為何你身邊的人會招呢?”劉愈一臉無辜道,“所以說,冤有頭債有主,別隨便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