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林如海這一輩,已歷五世,乃是南方貴胄名門望族之家,便從科第出身是前探花,即為鐘鼎之家,更是世代書香門第,在蘇、揚這一帶頗有名望,只是到了林如海這一輩,自家人丁不旺,有也是堂兄弟子侄輩們。
二人在書房邊聊邊等著,沒多長時間,佟維德與陳正琊一前一後趕過來,四人聚首商討當前救災的對策。
此後在這四家的帶領下,揚州城外紛紛搭起了粥棚。
林如海一連數日不歸,家裡就黛玉和蘇姨娘、吳姨娘就伴兒。
聽說那個教黛玉的私塾先生賈雨村,去附近訪友去了,黛玉只是哼了一聲,不知為什麼,就是隱隱對此人不感冒。
蘇是金陵人,吳是蘇州人。一個善女工,一個善烹飪。黛玉在家無聊,除了去書房看書、練字、繪畫、偶爾也彈上一曲,在那個夢境中的21世紀,她喜愛的是鋼琴、琵琶、古箏、吉他,如今再稍加習練,就能得心應手。曲譜就在書房裡,也有林如海的新作,再加上黛玉喜愛的前世樂曲,小試貫通一二,古往今來的,在一雙纖纖玉手指尖,倒是溢流出串串清揚柔婉、空靈綿長的旋律。不過,身為女孩兒家,還要學會女工、烹飪的,在蘇、吳二位姨娘的指導下,秀了幾手女工、烹飪上的絕活兒。
母親的喪事雖早就過了許久,且因為林如海忙公事顧不上,管家林富不敢擅自做主,請示小姐,黛玉又極眷戀母親,依舊天天去焚香禮拜,一應設施並沒有撤下來。
這天,黛玉忽然想去揚州城裡轉轉,怎麼說也是朝廷重鎮,不去遊覽一番,太對不起自己。蘇姨娘、吳姨娘也是許久沒出門子,一經黛玉提議,立即透過。她與二位姨娘各自戴好帷帽,繫好風衣。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