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營急道:“大師,你想怎麼幹?”
“很簡單,我們這麼改動。我們可以在擴散器的中央氣流通道與其頂部的尾椎之間再增加一處擴散結構,這樣就可以讓我們的擴散器在工作時能夠利用到更多的氣流,變相地增大了擴散器的容積!”
“嘶……這樣做難道不違規、或者說是鑽規則的空子嗎?”老邵擰著眉頭問道。
“怎麼可能?我剛才之所以連著說了兩條國際汽聯的規定,其實就是為了證明我們增加的這一處擴散器結構不僅沒有違規,而且也沒有利用所謂的規則盲區,我們是正大光明的在利用國際汽聯自己頒佈的規則的漏洞。你們想想,我提出來的這種設計,有沒有違背國際汽聯的任何規則?”
兩個人想了想,卻發現這麼設計真的是沒有違背國際汽聯的任何規定,相反,不僅沒有違反國際汽聯的任何規定,這種設計還符合那條‘位於後輪中心線之後,且高度大於基準面200mm的部件,其寬度不得大於750mm’的規定,可以說,這麼設計是一種非常合法的設計!
那既然這是一種合法的設計,那麼對擴散器進行改動就沒問題了!
兩個人想了又想,最終也只能是很無奈的發現,宗師提出來的這種改動方案,果然是滴水不漏。
“大師,你想怎麼改?我全力支援!”柴營身為車隊領隊,自然要表態支援。
宗師呵呵一笑說道:“其實要想對擴散器進行改動,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首先,我們先將尾錐抬高,毫無疑問這可以為擴散器提供更多的空間;其次,我們把我們賽車擴散器的中央氣流通道設計成一個v形槽,v槽與底盤的上表面相連,氣流可以從這裡被送出,然後再從v槽上面的引導結構擴散。同時,我們要在v槽的兩端新增了兩個開口,這使得可樂瓶區域的閒置氣流可以經側箱底部透過這兩個開口流入底盤的下表面,與來自底盤下表面的氣流混合後再一同擴散,極大地增加了擴散器內氣體的體積,壓榨出更多的負升力。”
“妙啊!大師,你這腦子……嘖嘖……我真想不出來該用什麼詞來形容你了……”老邵哈哈大笑著說道。作為一個技術總監,宗師只要稍微一提,他立刻就能明白過來這種擴散器的改動方案。
“大師,這種改動方案堪稱是驚世駭俗的!不成,這種改動方案你必須得親自命名,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那個資格為這種改動設計命名。”老邵在驚歎了一陣子之後,再次提出了讓宗師命名這種改動設計方案的提議。
宗師微微一笑說道:“命名嗎?那好,這種設計方案我認為可以稱之為‘雙層擴散器’!”
ps:鞠躬感謝“lxm敏”大大、“簡單敵人生”大大、“紫炎天驕”大大各自100的打賞!(未完待續。。)
第三五四章 這是給皇馬車隊的補償
其實這個“雙層擴散器”,是宗師從前世搬運過來的設計。
在前世,國際汽聯同樣是為了限制賽車速度,增加f1的安全性以及觀賞性,先後推出了眾多對賽車的限制,除了發動機的限制之外,擴散器也是重中之重。
2009年,國際汽聯頒佈的新的賽車規則,其中對擴散器的限制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嚴格的限制,讓包括法拉利、邁凱倫等一眾大牌車隊都無可奈何。
可在這種情況下,剛剛接手本田車隊的f1車壇傳奇人物羅斯。布朗,與車隊的技術總監,大名鼎鼎的紐維一起,大膽鑽了國際汽聯剛剛頒佈的那份規則的空子,成功的研發出了這種雙層擴散器,讓布朗車隊的bgp001在前半個賽季所向披靡。
雙層擴散器的威力是立竿見影的,原本羅斯。布朗在接受本田車隊之前,這個車隊已經幾乎被全世界的車迷拋棄了。可是,羅斯。布朗不愧是f1車壇老油條中的老油條,他大膽的利用規則的漏洞,用這款橫空出世的雙層擴散器,成功的讓頻臨死亡的本田車隊(布朗gp車隊)起死回生,最終藉助著布朗車隊的成功崛起,人家羅斯。布朗把這個車隊賣了一個極好的價格……
可以說,前世布朗車隊的成功崛起,這款雙層擴散器的功勞是絕對的功不可沒。
後來,包括雷諾車隊、威廉姆斯車隊都紛紛效仿雙層擴散器的設計,結果在那一年,法拉利、邁凱倫等大牌車隊因為沒有跟上或者說是不屑於用這種雙層擴散器,結果在那一個賽季被眾多小車隊打的是落花流水。
雖說在2010賽季,法拉利、邁凱倫等大牌車隊也用上了雙層擴散器,將f1車壇的秩序重新拉回了正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