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鬥十分激烈,和日軍爭奪一村一鎮,往往白天被日軍攻佔,晚上中國軍隊又奪回來,雙方傷亡慘重。
11月5日,日寇3個師團在80艘軍艦的配合下,在杭州金山衛登陸。登陸後日寇分兵兩路對上海戰場進行側面遷回,企圖對中國軍隊加以包圍殲滅。這樣中國軍隊在11月9日不得不倉促分路向南京和杭州方面撤退。由於撤退未有來不及計劃,幾十萬軍隊同在一條公路上行進,極度擁擠。這時地面有日寇的機械化部隊追擊,上空有敵機投彈轟炸、掃射,後撤的中國軍隊不得不盡量疏散。
蔣介石原先計劃,在上海守不住時,就把部隊撤到吳福線(即蘇州至福山)和錫澄線(即無錫至江陰),由於倉促撤退,原有國防工事陣地,大兵團在倉促中後退的時候,兵站、交通人員都失去聯絡,沒有陣地與工事地圖參考,也無人指示,無鎖匙開門。這兩條國防陣線就根本沒有利用。“三百幾十個機關陣地能用上的不到三分之一”。
李宗仁在回憶中說:“各軍倉皇后撤,加以敵機日夜轟炸,人馬踐踏,秩序大亂。大軍數十萬竟越過鋼筋水泥所建的蘇嘉國防線陣地而不能停足。陣地上雖有堅固的堡壘,退兵因一時找不到鑰匙,不得其門而入,竟一一放棄,潰退之慘,一言難盡。敵軍跟蹤追擊,不出數週,便東、西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