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九章

(二十六)

中都有城,鳳陽無城。中都就是中都;鳳陽則是鳳陽府。

1369年(洪武二年)9月,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以臨濠(今鳳陽)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除宮殿,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太廟,大社壇,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壇,百萬倉,觀象臺,公侯第宅,軍士營房,中都城隍廟,功臣廟,歷代帝王廟,會同館,中都國子學,鼓樓,鐘樓外,還建有中都城,禁垣,皇城三道。

始建於洪武三年,高三丈,週五十三里的中都城在中都的最外側。除東、北磚壘約四里有餘外,其餘皆是土城。所開的九門裡除洪武門、北左甲第門、朝陽門、塗山門外,南左甲第門、獨山門、長春門、前右甲第門、後右甲第門等其餘五座連箭樓也未修建。此後雖然在景泰六年(1455年)重新整修,但歷經近200年的風侵雨鉵,雖九門高峙依然,牆體早已斑駁殘破不堪。

一圍殘牆將城外和城內分成兩個世界,暫時阻隔了淒涼與嬌媚,阻隔了貧瘠與富庶,阻隔了衰敗與繁榮,卻阻隔不了彌霧和蕭瑟的寒冬。

(二十七)

卯時剛過,中都留守朱國相就已經匆匆用過早飯,換上大紅獅子補服,騎著馬,帶著七八十個隨從,趕往鳳陽知府衙門。

自穎州失陷以來,朱國相深感焦慮。穎州距鳳陽不過四百餘里,輕騎可一晝夜而至。上元佳節漸近,為求萬全,他還是加強了戒備,土城九門都加派了人手,城內實行宵禁,並禁止士民遊賞放燈。不想,守陵太監楊澤卻反對禁燈和宵禁,執意依舊例歡度佳節。上元節當日,他還要親赴燈市於民同樂,彰顯國運昌隆,盛世太平。

朱國相急著趕往知府衙門就是要和鳳陽知府顏容暄整肅隊伍、佈置街市迎接這位“太上皇”。一行人出了留守司,穿過雲濟街,才走到位於感應坊的城隍廟附近,卻聽到鼓樓向南的方向隱隱有嘈雜之聲。

朱國相略感奇怪,向身後的隨從問道:“怎麼,父道街的燈市還沒有散麼?”

身邊的幕僚隨口答道:“往年燈市也多有通宵達旦者,這些人終日鼓瑟笙歌,哪曉得大人日夜操勞。大人還是快行要緊,不必理會他們。”

朱國相點了點頭,卻仍有些不放心,還是派了一個士兵去看看動向。自己仍朝著位於盛家山方向的知府衙門前行,但多少放慢了些速度。遠遠地已可遙望東安門,漸近龍興寺。但派去的兵卒還遲遲未歸。

不知怎的,朱國相竟遲遲不能恢復平靜。一股不祥的預感時時壓在他心頭,揮之不去。就在他準備撥馬迴轉,親自去一探究竟的時候,手下的隨從卻曳扯著一個人來到他的馬前。

那人一身義勇裝束,正是兩天前朱國相深感兵力單薄,招募來巡視盤查土城的義勇。但卻已衣衫破碎,滿臉血痕,狼狽不堪。

朱國相滿腹疑惑,問道:“怎麼回事?”

那人跪在地上,滿腹委屈,言語哽咽:“小人和幾個兄弟在朝陽門巡視,自獨山遠望,突見迷霧中人影綽綽。小人疑是流賊,固去府衙報信,不想知府大人卻說小人妖言惑眾,重責了小人。小人想事關重大,固前來向留守大人稟報。”

朱國相大驚失色,厲聲道:“什麼方向?快講!”

那人俯首道:“大霧瀰漫,小人也不敢斷言。似在南左甲第門。”

朱國相頓時心入冰窟,心想:“終於還是來了!”

他瞬間已拔出腰刀,扯下官服,露出罩在裡面的鎧甲,向身後的人大吼道:“去幾個人召集人馬。其餘的人隨我來!”

他撥馬迴轉的一刻,灰白交織的天色,陡然迸射出豔麗的橘紅的色彩。大塊大塊的紅,跳躍著,興奮地撲向天空。那不是燈市的流光溢彩,而是撲天的火光。鳳陽鼓樓正在朱國相的視線裡

熊熊的燃燒著!

他和他的人才衝到了國子學,就已經聽到了滿天的呼喊和哭怨聲,也看到了一簇簇手拿刀劍的人流。他的心徹底的沉了下去。衝進人流的一瞬間,他的大腦幾乎一片空白,一個念頭流星般的劃過:“還能守下去嗎?”……

(二十八)

健碩的棗紅馬一連撞到了十*個敵人,才被羽箭和鳥銃射到。戰馬倒地間,朱國相已一躍而下,一刀劈倒了一個敵人。他身後的五六十人也已衝到他身邊和從鼓樓邊擺退下來的三四十名官兵組成了一道暫時的防線。

緊跟著朱國相的是指揮張鵬翼和周時望。朱國相又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