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避其鋒?近日,街市盛傳一首童謠,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關東各諸侯人心各異,丞相遷回長安,不僅可化解今日之危,亦可讓各路諸侯聯軍崩析瓦解,甚至自相殘殺。”
董卓聞言,大喜道:”文優真乃吾之智囊也,此計可謂一石三鳥,甚好,傳令,大軍集結。”
李儒聞言,趕緊阻止道:”慢,岳父,此刻還不可退,若是讓關外諸侯看出異狀,乘機攻關,我軍可就首尾難顧了。”
董卓恍然,慶幸道:”文優所言甚是,文優可有何計策?”
李儒笑道:”我軍可於關上多立旗幟、稻草人,以作疑兵,而後再乘夜色,馬蹄裹布,連夜退出虎牢關,撤回洛陽,再作打算。”
董卓大喜:”善,此事就交與文優處理了。”
”諾!岳父放心。”
……
翌日,關外諸侯聯軍再次出兵搦戰。
然而,任憑聯軍叫破了喉嚨,關上西涼兵都一直未作出反應。
陣中向雲也察覺出關上的異樣,凝神望去,發現關上旗幟佈滿,無數西涼兵站與城樓之上。
然而,向雲心中始終覺得有些不對頭,看關上如此多人,竟然沒有發出多少聲音,關內寂靜一片,實在是太過詭異,即便西涼兵很精銳,也不可能連一點聲音都不發出吧?除非……
向雲陷入回憶,不由記起,在歷史記載中,董卓被聯軍打敗,而後在女婿李儒建議下,遷都長安,若是按劇情發展,現在也應該差不多了。
如此解釋的話?董卓已經跑了?
不管如何,總之,今日虎牢關的情況實在過於詭異,可試探一番。
念此,向雲不再猶豫,當即起身,往袁紹陣營而去。
……
來到袁紹陣營,找到袁紹,向雲道:“盟主,如此搦戰也不是辦法,何不派出一隊人馬,試探性攻關?”
袁紹聞言,似乎可行,剛欲說話,便被人打斷了。
這時,冀州牧韓馥抬手阻止道:“盟主不可,依某之見,此定乃董卓的計謀,我等萬不可上了那董卓的詭計啊。”
袁紹聞言,不自覺有些遲疑:“這……”
向雲冷哼,對這膽小如鼠的韓馥有些鄙視,反問道:“那我各路大軍就如此坐著乾等不可?傳出去還不叫天下人笑話?”
“以曹某之見,少龍之言甚是有理,不管此乃董卓計策也好,詭計也罷,我軍只需派遣兵前去攻關,一試便知,盟主,曹操贊成攻關。”這時,曹操也帶著幾個壯漢從陣中趕來,顯然,與向雲想到一塊去了。
聞言,袁紹也覺得有理,可隨即又有一個難題,那便是派誰出戰呢?眾人都知道,這很有可能會是董卓的詭計,冒然攻關,稍有不慎便會一去不回,損兵折將,反正,這種事情,他袁紹是不會去做的。
於是,袁紹便將注意打到各路諸侯身上,道:“諸位誰願派遣一隊人馬前去攻關?”
聞言,眾諸侯皆沉默了,顯然,沒有人願做這出頭鳥。
見左右皆無人出戰,向雲心中不屑,當即拱手道:“某願出戰!”
袁紹聞言大喜:“好,有向將軍出戰,定能手到擒來,傳令,為將軍擂鼓助威。”袁紹心中竊喜,巴不得是董卓詭計,然後向雲與董卓兩敗俱傷,他便可坐收漁翁之利了。
“諾!”
“盟主,曹操願隨向將軍一同出戰。”出乎向雲預料,曹操也突然出身請戰,見向雲一臉驚愕,曹操對其微笑示意,並未解釋。
袁紹聞言也是一愣:“哦?孟德也願出戰?”
袁紹與曹操乃好友,二人感情還算不錯,至少在現在,二人還沒有太大的矛盾,因此,見曹操也請戰,袁紹這才有些遲疑。
曹操:“請盟主恩准。”對於袁紹的心思,曹操多少有些瞭解,不過,他曹操豈是常人,雖未識破董卓意圖,但也看出一些倪端。
“既然如此,二位各自當心,若真是董卓詭計,方可退下虎牢關。”見狀,袁紹也不再勸阻,答應下來。
“謝盟主!”
……
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長安
隨即,向雲、曹操二人,各自率本部,出了聯軍陣營,壓向虎牢關。
靠近虎牢關,二人立即下令大軍提高警惕,準備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