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之狼見了屍體,不由駭然,七手八腳檢查屍體的遺物,希望在遺物中找出一些線索。可是,他們失望了,屍體未帶片紙隻字,除了兵刃暗器,一無長物,沒有任何可代表身份的物品。
大漠之狼見多識廣,他認為屍體的相貌肌膚確是回人。而所用的刀,也是回人所用的所謂番刀,劍卻是出於中原內地的名匠所打造,回蒙兩族的人,皆用不慣這種佩劍,用劍非靠坐騎作戰的蒙回人所長。
掩埋了屍體,紅日已經東昇。眾人拾掇停當,啟程西行。回回墓西四十里是牧馬城,該城屬赤斤蒙古衛管轄,距衛所八十里,這一帶蒙人漸多了,但卻是歸化了而且屬大明皇朝管轄的蒙人。
大元帝國退出中原之後,部族分崩離析,各擁酋長各佔地盤,各自稱汗你爭我奪。西面有撒馬兒汗,西北,有瓦刺,北面,有後元韃靼達延汗(大元汗),嘉峪關西面,則有效忠明朝的赤斤蒙古。其實,他們都是蒙人。至於在中原落藉的蒙人為數亦多,曾經雄霸天下的大元皇朝已到了分崩離析日薄崦嵫之境了。
在嘉峪關附近的蒙人,仍然野性難馴,遊牧時有事可做倒還相安無事,秋高馬肥便四出搶掠變成強盜,走這條路的人,經常生命難獲保障。
道路雖風險,但走這條路的人仍然不少,漢人也不絕於此途,其中大半是走私販子和亡命之徒走私出口的貨物,以金鐵、糧食、茶葉、首飾珊瑚、兵器等等為大宗。入口的貨物,則以馬匹、毛織物、寶石、羚角,與少數產自大漠的珍貴藥材。這些走私販子不但要防範強盜,更要逃避大明官兵的查緝,性命抓在手上,隨時都可能丟掉,但利之所在,不怕死的人依然樂此不倦,把冒險當刺激,把殺人與被殺看成家常便飯。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不通門路要想吃這門飯,自然凶多吉少。因此,這一帶應運而生出現了一批專門負責保護行旅貨物安全的亡命之徒,他們有組織,有武力,有各式各樣的人才,藉收保護費而生存,潛力十分浩大,有精通蒙、回番各族語言的好漢,分別與各族的酋長族主接頭送常例錢以求平安,大家有好處,只須防範遊騎不期出現,不必顧慮各族出面留難。
這個半公開的組織,便是走私販子最敬畏的安西盟。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