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2 / 4)

小說:鳳凰石 作者:蝴蝶的出走

象是突然間有了生機,亮了起來。

容樓繼續道:“我想知道王猛為什麼那麼說。”

慕容垂淡淡道:“也許他是考慮到國內各部族間民性不合等政治因素,才認定舉兵無益。”顯然,他也知道王猛臨終前向苻堅叮囑了什麼。

容樓搖了搖頭,道:“我不懂政治。不過,我以為,軍事上如果有百分百的把握,政治上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也就是說,如果王猛認定秦國在軍事上擁有壓倒性的憂勢,能輕而易舉地打敗南晉,那麼一切政治問題都可以懸而不決,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慕容垂的面色凝重了起來。

容樓道:“這麼想來,王猛一定是覺察到秦對晉在軍事上並非擁有百分百的把握。也就是秦軍一定還有弱點。”

慕容垂不禁心中暗歎,幾年不見,這孩子不但人徹底成熟了,對軍政的分析也大大超過了以往。容樓的話雖然簡單,卻是排除了一切次要因素,緊緊抓住了要害。因為,的確如他所言,兩國之間的軍事對壘,只有在旗鼓相當、相持不下時,國家內部的政治問題才會突顯出來,是以,也許秦國軍事上的霸主地位並非象看上去的那麼穩固。

容樓望向慕容垂,似是在等他說些什麼。

慕容垂沒有接話,只抬手示意容樓繼續說下去。

容樓點了點頭,道:“我認為,秦軍的弱點有三處。

秦王號稱坐擁百萬兵甲。可用於戰鬥計程車兵人數越多,戰線拉鋸越長,對輔助兵力,如緇兵、運糧的民夫等所需也越多。光輜重一項就要佔去部隊人數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出動十萬精兵遠征,能夠上陣打仗計程車兵最多也只有七萬人。同時,包括輔助兵力在內的所有人都要吃糧,這運糧民夫的數目也十分龐大。

這麼一來,秦國雖號稱百萬兵,但其中真正能用於作戰的,最多不過四十萬人。而以南晉的國力,怎麼也該保有十幾到二十萬精兵坐陣以待。那麼,號稱百萬的秦軍就只比晉軍多出一倍的戰力。但秦為攻方,晉是守位,從來都是難攻易守。兵力相較,攻比守多也屬正常。兵書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可見,五倍、十倍於對方的兵力,方可穩操勝券。而秦軍遠沒有五倍、或十倍於晉軍的壓倒性優勢,只剛剛達到‘倍則分之’的制勝兵力,絕非想象中那麼懸殊。

另外,秦軍的組成,多是收伏北方的各族兵將,他們的優勢是騎兵。但對於南下侵晉,勢必要逾越長江天險之地。到了那裡,想要保留騎兵的優勢,恐怕並非那麼容易了。

我說的這些,正是秦國大多數將領不曾去考慮,或者不屑去考慮的。他們都以國內的政治問題為由,不願伐晉,但同時又認為南晉根本不堪一擊,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軍事上並非如想象的那般強大。於秦而言,這也是最糟糕的一點。”

容樓瞧見慕容垂的面上露出了讚許之色,信心大增,繼續道:“所以秦、晉兵力上的差距並非不可思議。而以現今的秦國,如果對晉開戰,勢必會觸及兵法上最忌諱的驕傲、輕敵之誤。--此其一。”

慕容垂點頭道:“說下去。”

容樓道:“秦國之所以能橫掃各族,統一北方,所依仗的絕招,並不是勢如破竹的兵力,而是秦軍不殺俘虜的寬容之策。所謂仁者無敵,正是這種政策讓敵軍將士覺得縱是敗了也不至身死,有了退路,瓦解了他們計程車氣,剝奪了他們的拼死之心。這樣一來,對方的戰力必然下降不少,而秦軍一鼓作氣,自然戰無不勝。”

他話峰一轉,又道:“但南北的差異極大,民族仇恨很深,南方民眾對北方毫無信任可言。在這種情況下,秦軍的寬容之策就沒了任何意義。晉雖偏安一隅,但大敵當前,如不奮力抵抗,不僅皇帝將失去一切,安於現狀計程車族、有著相對穩定生活的百姓也將失去所擁有的一切。所以,他們定會上下一心,置之死地而後生,全力支援自己的軍隊背水一戰。”

慕容垂側目瞧向他,道:“哦?”

容樓道:“流亡期間,我去了南方,見識過南晉在揚州駐守的‘北府軍’。”

說到這裡,他想起了謝玄,嘴角莫名勾勒出一個微笑。

慕容垂道:“我聽說過南晉的‘北府軍’。據說,其中大部分兵將都是從由北方逃去南方的流民中招募的。那些人個個能征善戰,以一當十。”

容樓搖頭,道:“他們最厲害之處並不是能征善戰,以一當十,而是對包括秦國在內的北方各族的仇恨。那些人大多數或是家園被毀,親人被害;或是逃避戰亂,顛沛流離;或是被奴役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