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3 / 4)

小說:大國無疆 作者:開蓋有獎

像是集體打了雞血一樣,戰場上此時此刻的風雲變化,是由第五集團軍發射過去的無人偵察機所觀測到的,和第六集團軍相比起來,畢竟還是第五軍寒酸,所以第六軍軍長都高喊昂貴的新一代無人偵察機,對第五軍而言只能說是天價寶貝了。

數量少自然用起來就不怎麼順手,要想左中右三路都得以監控,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暫時重點關注第十四機步師,而從高空飛翔著的無人偵察機利用可見光攝像機拍攝並傳輸回來的影象來看,第十四機步師看樣子本是在做試探進攻準備,但主動出擊的日軍裝甲部隊立刻改變了第十四師的戰術,試探進攻頃刻之間轉為了裝甲會戰,而日軍裝甲部隊的主動出擊防禦戰,也立馬變成了裝甲會戰。

“我還以為第十六師團處處都能表現完美,真沒想到在合理使用裝甲部隊這一方面,尤其是在如此重要的生命線防禦戰中,如此之早就把寶貴的裝甲部隊投入使用,這究竟是日軍指揮官按捺不住想要看看裝甲部隊實戰能力?還是他根本就沒有對裝甲部隊的信任力,沒把坦克當成固定火力點,已經算是厚道了”

想到這裡,梁國偉心裡就樂了,看來王闊大清早的那一泡狗屎,已經開始起效果了,這狗屎運看來還真是要落在王闊頭上了。不過,梁國偉還是很納悶日軍第十六師團到底是怎麼藏住這些裝甲戰車的,所以他趕緊指了指螢幕上的一些特殊點,讓情報參謀趕緊給他放大檢視一下。

“狗日的,竟然還能為坦克挖隱藏壕,可這日軍的坦克還真是和情報沒有出落,真是夠小巧的,竟然和咱們的步兵戰車有得一拼”

其實,在日軍序列**和國所稱之為的“坦克”,在他們被稱之為戰車,或許他們不像共和國有很齊全的裝甲序列,什麼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運輸車、裝甲救護車、裝甲指揮車等,在日軍當中,戰車也就是坦克,只有輕型和中型之分,尚未什麼步戰車之類的說辭。

當今的時空已經和另一個世界有很大的變異,另一個時空裡日本是依靠引進歐洲國家輕型坦克走向坦克自主研製道路,並且還在後來的日蘇諾門坎衝突中以血的代價,獲得了較好的坦克相應經驗教訓。;

而在現在的時空裡,小日本沒有和蘇聯打仗,倒是始終和共和國糾纏不清。從臺灣打到了朝鮮,日軍在屢屢受挫之間也算是成長不少,雖然“學費”的代價比較沉重,但著實學到了一些東西,比如說現在日軍所裝備使用的坦克,就是在中日臺灣衝突中,見識到了共和**隊坦克之利害、自己坦克毫無作用就全軍覆沒,其後加大力量而研製出來的。

日軍新型坦克在共和國情報界中稱之為“櫻花木”,在日軍裝備序列中稱為“03式中型坦克”,不過這個“中型”的概念實在有待考量,不過能夠在毫無借鑑原型,尤其是沒有得到他們所苦心尋求的共和國22式坦克原型作為借鑑,所以算是“閉門造車”的日本軍工企業,還是弄出了一臺落後於世界,卻能讓軍方滿意的坦克。

車長5。516米、寬2。33米、高2。23米的03式中型坦克,戰鬥全重15。3噸、乘員定額4人。車長和炮手位於炮塔內,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的右側,機槍手位於駕駛員的左側,炮塔位於車體縱向中心偏右的位置,裝有扶手欄杆,以便檢閱及步兵搭乘,兼作無線電天線。

主要武器為一門57毫米短身管火炮,火炮採用半自動垂直滑動式炮閂;可發射榴彈和穿甲彈,攜彈量120發(榴彈80發、穿甲彈40發),其穿甲彈可以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厚的鋼質裝甲。輔助武器為一挺高平兩用重機槍,備彈4600發。

動力裝置為1臺功率為125千瓦的12缸風冷油機,車輛最大速度為每小時38公里,。車體每側有6箇中等直徑的負重輪,第1和第6負重輪為獨立的螺旋彈簧懸掛,第2-5負重輪每2個為一組要用平衡懸掛;主動輪在前,動力需透過很長的傳動軸才能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和並速器。最大厚度25毫米強化裝甲車體,炮塔為鑄造結構,這兩點倒也說明了日本軍工注重坦克防護了。

總體而言,日軍的坦克可謂依舊是相當落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很多的,最主觀的則是受制於日本鋼鐵冶金、機械製造和汽車工業的落後狀況,主次要的原因則是日軍裝甲部隊沒有在中日臺灣衝突中獲得半點實戰經驗就被全部掛完,與之相對的是共和國陸軍大顯神威,所以他們對共和**隊所駕馭著的世界最先進坦克始終處於臆想卻又無法得到的狀態。

就算是中日臺灣衝突結束後至今,日本反覆加強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