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部分(3 / 4)

小說:大國無疆 作者:開蓋有獎

雖然廣義上講,誰都知道戰爭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它所耗費的這些,都相當於是從國民經濟建設活動中擠佔了一部分出來,對國民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也就不可避免了。

細化戰爭消耗的本質,不難看出富集了軍事、政治、社會等多重屬性的戰爭是純消費的,它本身不能形成能夠滿足人類物質或精神文化生活所需的任何商品即無法創造價值,因而不在戰爭中採取掠奪戰術的軍隊,往往不能做到讓戰爭消耗具備增值性,即在戰爭過程中實現新的價值回收和取得盈利,至於戰爭消耗成本的不可預測,主要因由是戰爭過程和結果的無法肯定,僅此兩點就能對戰爭耗費產生巨大影響。

所以,對於戰爭消耗的三個主要模組,共和國顯然有必要展開量化研究,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預付成本的估算。

預付成本顧名思義便是戰爭準備的耗費,像在本次大會召開之前共和國陸空軍的大規模調動所產生的經濟耗費一樣,而這不過是戰爭預付消耗中相當渺小的一部分,更為主要的是,共和國高科技軍事武器裝備的廣泛運用,在武器殺傷力猛增的同時,同樣也帶來了生產成本的提高,不再是冷兵器時代的刀劍糧秣物資準備充分即可,它還受到了工業生產、資源儲備、交通運輸等多個環節的成本上漲壓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共和國的建國戰爭時期人民軍還使用的是常規武器裝備,槍支、車輛、火炮、飛機等,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生產週期快,可如今動輒大規模使用的巡航導彈、空空導彈等,卻都富集了各種高科技技術、依賴尖端製造且價格高昂,因而在後來的朝鮮半島戰爭、中日東海海戰、婆羅洲軍事衝突等戰爭事件中,共和國的軍事成本出現了陡增的趨勢,武器彈藥價格的上漲便是主因,畢竟幾十萬元一枚的導彈並不是幾十元就能買上千發的子彈能相比擬的。…;

而其次需要解決的是戰爭直接耗費的估算,這一部分的估算也是最為麻煩棘手的。

雖然戰爭考驗的是交戰雙方綜合國力的高低,其消耗的主體也是雙方國力的消耗,國力的強弱決定了戰爭的消耗大小,最具代表性的中印婆羅洲軍事衝突就凸顯了中印兩國的綜合國力差距,以強凌弱的一邊倒戰爭其實最終也產生了不少的消耗,所以僅僅是考量雙方綜合國力孰強孰弱,顯然不是有效估算戰爭直接耗費的有效方法,頂多算是一個先決條件,至少弄清了日後交戰的對手納粹德國綜合國力不會像印尼那般孱弱,也好有一個做大規模消耗戰的思想準備。

真正被用作為重要參考的是戰爭的意圖是什麼,共和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望扮演什麼角色、收穫多少利益等,都直接決定了共和國日後的參戰規模是多大,而按照當前共和國的國家戰略利益考慮,趁交戰雙方疲弱之際爭搶世界大國地位、建立以中國為核心的新世界秩序便是共和國的奮鬥目標,在該目標前提之下,大有赴全球征戰的共和國肯定需要有一個超大戰爭成本消耗的準備。

而考慮得稍顯次要但同樣重要的,當然是戰爭時期的科學技術基礎、發展與應用前途等,和以往只需要擁有足夠槍炮彈藥和糧食醫藥不同,已經步入資訊化的軍隊需要依仗於代價高昂的高技術裝備才能具備超強的戰鬥力,而在這一方面,共和國顯然相對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優勢,這一點,從國防大學戰略研究學院提出的“零傷亡”戰爭設想就可以看出,研究者們認為在絕對的技術領先優勢之下,共和國有可能將戰爭做到零傷亡,但這一設想並未在中印婆羅洲軍事衝突中獲得成功,依然有90名士兵在這場衝突中傷亡。

在這一問題框架下最後需要考慮的,顯然就是戰爭時期內的指揮與管理工作了,這方面倒是很容易讓人理解,軍隊在前線作戰之時若是不計成本的胡亂消耗,顯然就會給戰爭總體成本消耗帶來激增的作用,在不可抗拒因素下,像德軍在蘇聯國土上實行“推土機”戰術,以大量的彈藥物資消耗換取低傷亡和進攻成果的模式,顯然耗費就不低,更何況戰爭後勤這個環節的效率高低,也能直接對戰爭直接耗費產生巨大影響,因而共和國在加強軍隊指揮體系最佳化建設的同時,也在不斷革新後勤機制提高效率。

最後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便是戰爭延伸消耗,戰爭給國民生產、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等方面造成的影響,都是戰爭所產生的延伸消耗,因而在參與戰爭之前,經濟實力不錯的共和國顯然有必要提前在這些方面進行投入,雖然一定程度的增加了戰爭預付成本,可能夠有效應對戰爭規模和時間的不可預測性,不能等待原本一場判定為地區性衝突的戰爭演變成了區域性戰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