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經驗教訓所得,有些教訓甚至還是用鮮血乃至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比如物資統一分揀、集中分配、分類儲備,這都是朝鮮半島戰爭所考驗出來的教訓所得,針對危險品的運輸,採用危險品專用集裝箱也是付出了代價後才正式提出的,朝鮮半島戰爭期間,由於各部物資消耗巨大,槍彈藥和炸藥等都用普通民用集裝箱裝在重型軍用越野卡車上實施快速機動補給,由於沒有警告裝置和鎖固裝置,不僅運輸計程車兵不知道,就連裝卸物資的也不知道,還以為是裝運的普通食物,結果沒有輕拿輕放,碰撞間就發生了猛烈爆炸,不僅造成了物資損失,還造成了人員傷亡。…;
經過教訓之後,在中印婆羅洲軍事衝突之前的大規模物資囤積和轉運過程中,就沒有再出現一例運輸事故,集裝箱在新加坡樟宜機場或港口裝卸完後,南亞戰區司令部已經在集裝箱外部貼上了所運物品情況、清單、運輸商集裝箱船的號碼、鐳射識別標誌、部隊在後勤系統中的運輸標號,在港口負責接收的軍事人員,只需要用掃描器對各類條碼進行掃描就能知道這些資訊,靈活指揮裝卸裝置進行正確調運,不至於將裝滿炸藥的集裝箱當成是裝滿了壓縮餅乾食品的處理。
“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