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為了實現自我,有太多的不得不做。
非常不幸的是,德意志民族在追求實現自我的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波折,他們在追求的道路上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接受完打擊之後還迎來了無情的鞭撻,眼睜睜的看著別人熱熱鬧鬧地齊聚一堂,如同菜市場討價還價一般商議著如何宰割著自己的肉、痛飲自己的鮮血,但恰恰就是叢林法則的無情所在,難道他們除了接受,還能有別的選擇?
1920年5月16日,主導巴黎和會的十人委員會只剩下美英法三國巨頭左右著大會,他們所認為的“普遍利益得交戰國”,即美英法日意五國,他們為了最大化實現自我利益而擁有參與大會任何會議的權利,而中國、比利時等國為“個別利益交戰國”,這些國家是沒有權利出席所有會議的,只能在涉及本國利益的會議上有一定權利。
當他們所謂的普遍利益交戰國成員內部鬧得嚴重不合,義大利和日本這兩個小國其首腦根本無法左右會議的決議,繼而美英法三國順理成章的駕馭起整個大會了,但他們三者之間也有解不開、調不和的矛盾,大會只能一拖再拖,除了美英法三國代表,其餘各國代表紛紛放大假,而在這一時期中國的代表團因組成複雜,大會還沒有討論到中國問題的一天,他們就沒那個打算會聚一團,但現實就是無巧不成書。
“名單上的部分人員已經找到了,其中有幾位已經答應中國……”
正當曹貴川等人在忙忙碌碌準備強勢進入德國汽車業的時候,一天到晚眾人是圍繞著策劃案忙碌不休,突如其來的一個好訊息立馬讓眾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找到了哪些人?他們現在又在哪兒?”
“只找到兩個人,其餘的毫無音訊!分別是亨利·科恩達和伊戈爾·西科斯基。”吳東林明顯很是激動,吐詞雖然清晰,但明顯整個身子在不住的顫抖,顯得特別的激動。
“你…你沒事兒吧?”鄧華林很是關心地問著激動不已的吳東林,很是驚訝平時這穩重異常的小夥子,今兒是犯了哪門子迷糊。“就找到倆個人,用不著把你激動成這樣吧?”
“你們不知道,這科恩達和西科斯基可都是很有名望和實力的航空界大佬……”說著,吳東林拉過一張椅子坐下後,才對周圍眾人說道:“這科恩達在1910年就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連王院長和張總司令都說這人是個航空天才,真正的天才。而西科斯基是俄國最富盛名的一個航空人才,他設計監造的俄羅斯勇士號,很快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沙皇的頭批轟炸機就是用他的飛機改裝而來……”
“那他們現在在哪兒?”曹貴川立馬抓住吳東林的手問道,他此時比吳東林還要激動了。
“在門外!”
吳東林很是驚愕的回答眾人的話,但沒想到這三個字更讓眾人驚愕。策劃案根本就不管了,眾人紛紛叮叮咚咚地跑下樓去迎接兩位天才的到來。;
亨利·科恩達於1887年出生於布加勒斯特的一個將軍家庭,作為一個將軍的兒子他被寄予了厚望,在法國和比利時接受教育後,又在巴黎的軍事院校接受訓練。在四處遊學中,他漸漸對航空事業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可當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以及之後一系列的飛機都是使用活塞式內燃機作為動力裝置,但他卻有著不同的想法,而且一直堅信一定可以利用噴氣的反作用來推進飛機。
1910年在巴黎航空沙龍舉辦的一個展覽會上,他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他的飛機構造非常簡單,是很特別的雙翼飛機,上翼展比下翼展要長得多,為了減少迎風阻力特意將機身製造得很是纖細修長,進氣道位於機頭的整流罩內,起落架的佈局採用流行的後三點式,尾輪採用更大的尺寸以便將機尾抬高利於排氣。
動力方面他使用了一臺克里爾吉特活塞式發動機帶動壓氣機,後用一臺活塞發動機排出的燃氣去驅動渦輪機,繼而得到風扇排氣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和渦輪排氣所得的反作用力,獲得了非常可觀的兩百公斤推力。
1912年他受聘前往英國的“殖民開發公司”擔任顧問,由於他為該公司設計的一款漂亮小飛機造成了機毀人亡的事故,而後他便停下了飛機研製的工作。戰爭爆發後,耐不住寂寞的他沒有傾力設計飛機,反而研究了一種飛行員輔助工具,那便是轟炸瞄準具。這一系列創舉無不說明,他是一位極其有天賦的航空人才,而且還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寶貴航空先驅。
當亞美集團向他丟擲橄欖枝的時候,在殖民開發公司呆不下去的他,欣然同意了跳槽並很快做好了準備來到了這裡報道,他非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