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按照氣動佈局一般是指平尾相對於機翼在縱向位置上的安排,即飛機的縱向啟動佈局形式,我們有正常式、鴨式和無平尾式。不同的佈局型式,對飛機的飛行效能和穩定性、操控性都有重大影響。”
“這些我還是瞭解一點的,飛機的幾何外形是由機身、機翼和尾翼等主要部件的外形共同組成,而其中機翼是產生升力、阻力的主要部件,機翼平面形狀包括翼展、展弦、前後掠角。而影響飛機的氣動特性的主要引數就是前後掠角、展弦比、梢根比和翼型的相對厚度……”
“的確是這樣!”王助適時的拍一下馬屁不過他沒那個習慣繼續拍下去,指著張宇手中的一張圖紙說道:“在低速飛行中,大展弦比的平直機翼升力係數較大,誘導阻力小。在亞音速飛行中,後掠機翼可以延緩激波的產生並減弱激波的強度,繼而減小波阻。當進入超音速飛行階段後,激波已經是不可避免,可採用小展弦比、三角機翼和邊條機翼等有利於減小不足的設計。”
“為了減小超音速飛行時所產生的激波阻力,我們可以採取的機翼平面形狀有,後掠機翼、三角形機翼、小展弦比機翼、變後掠翼機翼、邊條機翼,常採用除了正常式佈局外的鴨式佈局或無平尾式佈局。當然,也是各有優缺點。”;
“說來聽聽!”張宇放下圖紙,為王助端來一杯涼茶潤潤喉,然後又像一個小學生一樣靜靜的坐著,等候王助的解釋。
“剛才我給你說了,後掠機翼能夠提高臨界馬赫數,即便超過之後也能進一步減小波阻。但它並不是完美的,當一定速度的氣流吹過後掠翼時,會有一部分氣流將沿著機翼的方向流動,使得附層面從翼根到翼尖逐漸變厚,並在翼尖處造成氣流分離。”
“當迎角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產生翼尖失速,擴充套件到機翼中部和根部後,繼而造成大面積的失速。這個過程估計將會非常之快,同時還會造成飛機的猛然抬頭,飛行變得極不穩定,以至於駕駛員會在得不到警告的情況下這些恐怖現象就已發生。當然,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機翼上表面加裝翼刀和在機翼前緣製作鋸齒或缺口,使得氣流形成漩渦或氣動翼刀,由此阻止氣流沿機翼方向上的流動。”
“機翼前後掠角的增大,後掠機翼翼根結構的受力將急劇惡化,結構重量也會增加。且低速時的空氣動力特性也將惡化,使得飛機的升力下降阻力增加,因此在飛行馬赫數達到二的時候,機翼有效速度小於一,明顯只能採用三角形機翼。”
“三角形機翼和大後掠角基本相似,具有前緣後掠角大、展弦比小和相對厚度小的特點,翼根部分比較長,在相對厚度不變的情況下,有助於增加翼根處的相對厚度,繼而改善根部的受力狀況和減輕結構重量。機翼結構高度不變,降低機翼相對厚度以降低波阻。”
“三角形機翼的空氣動力效能很好,機翼的焦點位置從跨聲速飛行島超音速變化,比其他平面的機翼變化量都要小,有助於保證飛機的橫向穩定性。但是在亞音速飛行時升阻比較低,巡航特性不好。在大迎角飛行時才能獲得足夠的升力係數,在著陸時為了不妨礙駕駛員向下的視野,機頭註定不能抬得太高,飛機的迎角不能太大,所以三角形機翼的飛機著陸效能肯定很差。”
“所以,超音速飛機採用小展弦比、大後掠翼機翼,後掠角度大可以降低波阻,對超音速飛行有利,但卻有因為展弦比和翼展都很小,低速飛行效能差,起飛和著陸距離都很長的缺點。所以往後走,飛機在高速與低速之間的效能要求是很矛盾的。變後掠翼可以很好的解決該問題,起飛和著陸的時候採用較小的後掠角,展弦比最大有利於低速巡航經濟性和較大的起飛著陸升力。超音速飛行時,採用較大的後掠角度,機翼展弦比隨之下降,有利於減小飛行阻力。但很明顯,這樣的飛機註定結構複雜,氣動中心變化大了之後,光是平衡問題就夠折騰了。”
“為了解決超音速高速飛行和低速飛行的矛盾,最好的途徑就是採用邊條機翼。它應該由邊條和後翼兩部分組成。由於有大後掠的邊條,使得整個機翼的有效後掠角度增大,減小激波阻力。而有基本翼的存在,整個機翼的有效展弦比增大,減小低亞聲速飛行以及跨聲速飛行時的誘導阻力。可以說比較完美的解決了高低速兼優的困難,當然如何確定出好的有邊條機翼設計,這將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程。”
“鴨式飛機其實就是將水平尾翼移到了機翼之前,由於水平尾翼位於重心之前,在正常迎角飛行時,鴨翼將產生正的升力以保持飛機的平衡,所以它對全機升力的貢獻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