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製造技術人員等,他們沒有令張宇失望,靠著詳盡的圖紙,他們很快就製造出了樣車,並開始進行一系列亞美汽車特有的試驗。
不過最近張宇才聽說,有時候沒有屁事兒張雨生,不會去關心轎車製造情況怎麼樣,倒是經常跑去問問載重卡車的情況,並說什麼“汽車就要向兩級發展,要麼大型化要麼小型化,大型的要從8噸、12噸、20噸甚至60噸乃至上百噸載重量發展,而小型的就應該以輕便實用為主,1至4噸的都可以統一叫做微型貨車簡稱微貨。”等等之類的屁話。
一群被蠱惑而起的研究人員,開始唆使自己什麼時候拿出微貨的設計圖紙,他們知道汽車需要行駛起來才有收穫,行駛就需要動力,用單位汽車總質量的發動機功率係數來衡量一輛車,汽車最好能達到6~8。9kw/t為最佳,所以他們也很自覺地提出發動機不用張宇擔憂,而他們有辦法鼓搗出裝備各型卡車合適的發動機,所以有時候張宇還得趁晚上臨睡之前“打點零工”,整天的24個小時恨不得弄成28個小時來用;他可不想破壞自己在清一色的外國工程技術人員眼裡的‘東方天才’形象。
張宇這邊的事情進展永遠都是千篇一律,而張雨生的活計可就能用萬般變化來形容了。
“這批貨物非常重要,務必謹慎使用!拓展歐洲汽車市場的任務,就看你的了!”張雨生拿著一張蓋了紅紅大印的檔案紙,語重心長地和麵前的一位員工說道:“你到那邊去了之後,可以先找我們的服裝直銷店幫忙,那邊所有的硬體設施都已經籌備完畢,就等候你過去拿出切實的營銷方案出來,開啟亞美汽車歐洲銷路是首要任務,利潤倒是其次。還有,別忘了那件要事,有機會就要抓住,決不鬆手!去吧。”
“董事長,您放心,不開啟歐洲汽車市場,我文某人絕不回來。”文徵華結果張宇手中任命書,撫摸了一下縫製在西裝內的檔案,對著張宇深鞠躬之後,很快離開了亞美集團總部大樓,直奔港口而去,在那裡已經正裝待發的汽車運送船隊已經準備完畢,橫渡大西洋的旅程就要在文徵華到來之後正式開始。
奔赴歐洲開闢市場的還有亞美服飾公司銷售部數位骨幹,他們在產品營銷上已經算是經驗老道,被徵調集結起來就是為了在歐洲開拓更為廣闊的利潤市場,其主打產品就是船隊運輸的125輛“華睿”和213輛“雅緻”,為了豎立亞美汽車的品牌,並沒有將甲殼蟲帶往歐洲。;
“營銷的最高境界就是創造需要,企業盈利的最佳狀態就是無本經營照樣獲得滾滾財源。”迎著大西洋飄來的腥味兒海風,數十名亞美集團營銷人才齊聚船頭,思索著集團董事長的各種叮囑,回憶起集團的盈利模式。用銀行的錢做營運成本、儘量使用廉價的工人和材料、疏通官場關係、構築利益鏈條、保住技術和人才優勢等等,張雨生用一整套亞美集團成功發展的模板,教會這些人如何在歐洲立足,爭取也能同這片土地的亞美一樣,在歐洲紮根長大。
前往歐洲的船隊剛剛出發,張雨生便安排了第二組人的亞洲之行,他們肩負著回國詳盡考察的任務,並無開拓國內汽車、服裝、機械市場的打算。然後,張宇便獨自開車向紐約著名的大學而去,每次他都希望能在哪兒找到一箇中國留學生,可事實真的很令人失望。
中國留學美國的學生是有的,張雨生清晰記得晚清政府曾派出過兩批人,最後一批因辛亥革命而停留中國。最早一批留美學生是在1872年的洋務運動中,第一批人只有三十名,在召回時只有詹天佑、歐陽賡兩個人畢業於耶魯大學,其餘人都幾乎輟學或者還在讀中學。第二批如第一批一般,只有數人完成了學業,其餘人等幾乎都因為各種原因止步不前而後便被召回,最後一批還未走出國門便因為滿清政府被推翻而告終,而一心要做大事的張雨生必須依靠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但實際情況卻是另一番模樣。
美國當前的高等教育也可以算是世界第二第三的了,德國的高等教育自然是不敢比,不過相比起中國而言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但張雨生苦苦尋遍整個美國各大院校,哈佛、麻省、紐約等等各地區的私立院校、公立大學,熟悉的長辮子、黃面板、黑眼睛卻在這些個學校裡沒有任何蹤跡,任憑張雨生苦苦尋找,結果仍然不容樂觀。
所以說,張雨生在安排生意來往的事情之上,是有條不紊安排的井井有條,如果執行人員都按照計劃靈活行事,那商業成功是必然的。但是在召集人才方面,他卻真的毫無辦法。真的可謂是同一個人,遇不同之事而得萬般變化之心態,如此難堪局面怎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