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不斷流入德意志帝國。簡而言之就是法國能夠在短時間內積聚起四千輛載重卡車,而德意志帝國可以召集到起碼六千輛甚至更多。當然要是比拼起哪個國家的轎車數量多,估計德國還真不是英格蘭和法蘭西的對手,但一輛能低好幾輛的豪華轎車可不能用於增進軍事後勤物流能力。
正是有了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和超強的軍事工業,法爾根漢才會在得知法軍大舉增援凡爾登的時候,只安排遠端大炮騷擾即可並沒有出動大量力量威脅得到增援的凡爾登,連往日轟隆作響的炮兵群也在這些天休整,彷彿就是在等待法軍匯聚更多人力物力一樣,他們自己也在透過源源不斷的後勤運輸力量得到補給。等的就是讓法軍運來更多士兵,更多不久之後的屍體。
一份戰後多年解密的檔案昭示了這一切,其中最令人吃驚的就是德國方面在這些日子裡得到的支援竟然遠遠多於法軍,然而德軍卻敗了,在此時肯定是要讓人難以置信的,但愛開玩笑的歷史卻就是這般無賴,當然這時候沒人會知道這個結果,戰爭還是得繼續。
“積蓄力量已久的雙方都在舔舐自己的傷口,顯然第一場對話的廝殺讓彼此都留下了一點傷痕,不過都不是致命的傷害。強壯的自己和對手都有足夠的能耐繼續拼殺,偶爾的小憩只不過是為下一次的再次搏擊做更好更充分的準備而已。”
安詳躺在塹壕裡的卡爾斯對著已經很久沒炮彈橫飛的天空自言自語,二十一日前還在一起吃飯吧唧香菸的戰友,到了今天只剩下自己還在苟延殘喘,沒那個心思細想昨日的種種不幸,卡爾斯的心已經被石化了,除了希望戰爭儘早來臨、儘早結束,別無他求,當然思考思考這兩頭已經頑固互鬥幾百年的對手,卡爾斯才能感到有點愜意,說不定就給自己分析出了什麼時候回家的日子,那就真是奇蹟了。
“我要讓法國人永遠記住這個地方,凡爾登,一個註定要讓法國人流盡所有鮮血的地方!”卡爾斯做了一個夢,夢裡的場景是一片黑色,但這席話一直迴繞在他的耳際。被這樣恐怖地聲音驚醒後,卡爾斯再也無心睡眠,他感覺自己彷彿又要像二十一日那天一樣,被己方的如雷炮擊所震撼,然後又是無休止的征戰殺伐,或許身旁熟睡的不少新兵崽兒將留在這邊熱土,包括自己。
3月12日,積蓄已久的仇恨與怒火都透過又一次的瘋狂炮擊開始了,然而這一次不再是德軍唱獨角戲,法軍的炮兵們也開始屬於他們的強有力的反擊表演,那架勢明顯是要挽回上次丟掉的面子。
雙方的炮戰從早上六點就開始,雙方都以每秒鐘近10發炮彈的速度向對方展露自己的強悍,而佔據優勢的卻依然是德軍,無論是火炮的口徑還是數量,德國方面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佔領了重要的都慕炮臺後,佈置在上面的德軍大炮更是對第四道防線的法軍展開瘋狂的火力攢射。但法軍的反擊同樣有效,如同中古世紀的騎士一樣比拼著各自的實力。
雙方炮兵們的表演與步兵無關,因為消滅對方的炮兵是炮兵的第一準則,就像狙擊手永遠考慮的對手就是對方的狙擊手一樣。
這一日成了卡爾斯過得最安穩的一天,雖然一些“無緣無故”跑來輕吻野戰防禦戰線的炮彈,時不時在周圍掀起滔天沙浪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但是對已經習慣於這樣生活的卡爾斯等人沒有任何影響,偶爾換來一句他們的抱怨,已經說明那些個炮兵行了大運,差點讓某些人掛了。
十二號的雙方大炮戰讓不少人短時間內失去了聽力,當然他們並沒有失去寶貴的生命,可惜的是雙方的炮兵們都死傷慘重,不過素質明顯更高的德國炮兵們,比起被報國熱情和瘋狂激情衝昏理智的法軍炮兵們,他們用高超的炮戰技術讓不少法國炮兵以及他們的大炮成了一個個死物。
但雙方都異常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很快讓這一天各自的損失歸零,死去的人不會有人顧及,但新補充上來計程車兵必定是鬥志昂揚。當然歷史是絕對不允許雙方就這麼用一顆顆炮彈來彰顯戰爭的威力,死神也不會同意他們這樣的小打小鬧,雖然一天之內雙方都耗費了大概兩百萬發炮彈,但這樣是不能讓死神滿意地,而一心要守住凡爾登的貝當自然也不會就這麼讓三道野戰防禦工事被德軍牢牢把握住的,他可從來沒希望光是依靠自己炮兵們便收復了整個凡爾登。
第二天,休整三天的法軍士兵們重整旗鼓,滿懷壯志地踏上了奪回野戰防禦工事的漫長爭奪戰,而守候在原法軍第三防線的德軍官兵們也已經用一挺挺機槍和一道道鐵絲網、結合一個個由速凝水泥做成的機槍碉堡、一個個迫擊炮陣地,還有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