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滿了雪朵。在微微吹來的北風中,美麗的雪朵在枝頭簌簌抖動著,然後隨風飄落在幽靜小院的甬路上。地面上也隨之積下厚厚一層雪。剎時巴金好象忽然隱身進一個世外桃園般的皚皚雪鄉里。
“下雪真好啊!”巴金蹣跚著從木樓梯上走下來。他顯然為剛才透過視窗望見的雪景所感,在江南住慣了的老作家,從前只從蕭紅和蕭軍這北方人寫的小說裡,領略到下大雪的滋味,而今他在上海竟也親眼目睹了下雪的盛況。他發現在都市裡下雪的時候,小樓四周竟是一派恬靜無聲。所有鄰居們都躲在自己家裡享受著室內的溫暖。巴金真想到戶外去,一個人站在飄飄大雪中,讓自己全然沐浴著紛飛的雪朵之中。可是,家裡人卻勸止了他。
巴金感到現在的家有一點溫馨之感。
這是妻子病歿後巴金剛剛感受到的一絲溫馨。他女兒小林在“文革”後期被分配到杭州工作,儘管女兒和女婿離開了他,可是她們的小端端卻始終留在老人的身邊。更重要的是經過巴金的努力,他在安徽鄉下插隊的小兒子棠棠,終於如願以償地調回了上海。加上家裡原有的成員,巴金的兩個胞妹,現在仍然是四世同堂。巴金身邊有了親人,特別是小兒子的歸來,尤讓他那曾經受過剌痛的心得到了一點點安慰。
“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荒廢時間了。這幾年我的手由於不經常握筆,寫起字來有些笨了。蘊珍,現在我要利用人生的僅有時間,再做一點什麼。”巴金回到他的房間裡,一人坐在小書桌前,又開始像往日那樣,面對那個小相框裡的蕭珊,與她悄悄地對話了。在妻子故去的幾年中,巴金始終保持著每天都看上蕭珊照片一眼的習慣。他知道她人雖然不在了,然而在他看來蕭珊的靈魂是永遠都不會離他而去的。巴金每當心裡憂愁,或是心情愉快的時候,老人總會面對蕭珊的遺像,喃喃地對她說心裡話:“我總不能讓一日閒過呀!”
巴金望著面前那部厚厚的《往事與隨想》,心裡有些躍躍欲試。於是他情不自禁地摸起一支鋼筆來,想在面前的稿紙點寫什麼,然而卻遲疑著不敢動筆,因為他目前想做的事情太重要了。他是早年在巴黎留學的時候,就喜歡上面前這部厚厚英文著作的。在幾年前家裡多次遭到抄家的時候,這部英文著作竟然得以倖免封存。它被蕭珊小心藏在樓下那個箱子裡。如今巴金把它找了出來,翻開書的扉頁,竟然有種隔世之感。
他終於在稿紙上寫下:“往事與隨想——赫爾岑”一行字!
“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著作啊!當年我從國外回來的時候,就已暗暗地發過誓了,將來我一定要把它翻譯成中文,讓我們中國的讀者也讀一讀赫爾岑這部回憶錄!可惜我始終沒有太多的時間。”巴金迄今還清醒記起,1938年他在桂林那風景如畫的灕江之濱,曾經對蕭珊發過這樣的感慨。
“那麼,現在不行嗎?”當時的蕭珊神色凝重,她那雙漂亮的大眼睛深幽幽的望著他。他們都靜靜傾聽著不遠處灕江那汩汩流淌的水聲,心裡充盈著對這部重要著作的寄託與嚮往。
“現在我必須要把《秋》和《火》兩部書寫成。”巴金見蕭珊也象自己一樣對《往事與隨想》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心裡的創作慾望就變得更加強烈起來。
蕭珊接過巴金手裡捧著的厚厚英文原著,信手翻了幾頁,她有些茫然,說:“中國的讀者會喜歡赫爾岑的這部書嗎?”
巴金說:“當然會喜歡,我在法國留學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中國人到底需要不需要讀這樣的書?回國以後,有一 次我把這部書拿到魯迅先生家裡去,請他看一看,究竟這部書有沒有價值?魯迅先生對我說,它的價值當然是無可非議的。只是誰能去系統地翻譯它呢?”
蕭珊的眼睛睜得更大了。她沒想到巴金竟然還和魯迅談起這部外國人寫的《回憶錄》。便說:“魯迅也肯定了它的價值,這就說明赫爾岑的《回憶錄》有文學價值?”
“當然不僅僅是文學的價值。”巴金娓娓地對她說:“這部一百多萬字的《回憶錄》,包含著赫爾岑一生的寫作精華。其中既有他的政論,也有隨筆,散文、書信和日記。所以,我看了以後,感到赫爾岑真正把他一生的見聞,心得以及對世事的感想,都清楚無誤以記載在這部書裡了。赫爾岑一生都在反對沙皇君主制,他為奴隸們大聲疾呼,他的政治主張和我們中國的今天有著某種驚人的相似。也許這正是我想把這部書介紹給中國讀者的初衷吧?”
“是嗎?”蕭珊那雙眼睛裡忽然充滿著激動的希冀。因為她從巴金的感情衝動中,聽出和看出他原來是從心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