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寨的大隊幹部,與方圓幾十裡的其他一些生產大隊的幹部比起來,要有頭臉得多。
處在公社所在地的馬寨村,亂姓同居,但人口較多的有兩大姓,為主的是劉氏,其次是孫姓。歷史上,兩大家族不斷地爭鬥,恩恩怨怨,世代情仇,了猶未了,不了了之,有時也殃及到其他小姓氏。解放前,孫姓幾個頭面人物,有地、有錢、有槍,所以佔上風。解放以後,姓孫的這幾家財主,劃成了地主成分,一下子跌入了劣勢地位,出了一群“地富反壞”分子,再也沒有能力與劉家爭鋒,劉家就出了一群大小隊幹部。馬寨村年輕一茬人中的“能人”元叔,雖然長得好,有思想,可就是因為姓孫,母親戴著的那頂四類分子帽子,壓得元叔抬不起頭來,三十多歲了,還沒有娶上媳婦。
那時節,公社通知各大隊幹部開會,都是“四類分子”的活兒,孫家的幾個戴著分子帽子的人,就是公社裡通知會議的專幹。輪到元叔的母親通知會議時,是由元叔代勞的,也就是在他往最遠處的車轍溝大隊送信的過程中,與我們馬寨最漂亮的女青年劉鳳姑好上了,這是後話。
凡是行政中心,經濟就會相對發達一些,文化生活也會相應豐富一些。在公社院外,設有代購代銷點,老百姓都稱為“雙代點”,也稱為“合作社”。據說成立之初的啟動資金,是讓群眾按人頭攤派的,屬於股份性質的經濟實體。可是,不管這“合作社”是否贏利,群眾誰也沒有見到過一分紅利。一位偉人曾經論斷過,計劃經濟也有市場,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這個合作社,“合作社”是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存在的商品經濟。就這麼一處又收又購的商品交換處,裡邊的商品也是很貧乏的,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有“洋火”、“洋油”、“洋鹼”,連鐵釘也叫做“洋釘”,鐵桶也叫做“洋桶”,還有必須用按人口分配的布票,才能購買的“洋布”,只有食鹽才沒有被稱作“洋鹽”。再加上新型的農機具,叫做“洋犁子”、“洋耙”,這些都冠有“洋”字的物資,是外邊世界工業文明對傳統的農業文明,帶來的最有力的衝擊。其實在群眾的心目中,這些商品,不一定都是“舶來品”,之所以都叫做“洋”物品,主要是為了區別土生土長的“打火鐮子”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辮子和剃頭匠(3)
與“火煤兒”、點燈用的植物油、洗衣用的“皂角板子”,以及農家婦女紡織成的土棉布,才冠以“洋”字的。這些日用品,不是平均分配的物資,放在櫃檯內,沒有人民幣是不可能買走的。特別是火柴、煤油和肥皂,這些生活的必需品,在當時十分短缺。物以稀為貴,誰掌握了這些物資,誰就最有權力。有時,沒有頭臉的人,根本就不會賣給你,營業員說:“沒有。”你就乾瞪眼沒有辦法。就是有頭臉的人,要搞上一點,也需要找營業員“開後門”,供銷合作社的營業員,由於能夠控制這些緊缺物資的分配,手中有權,成了人人羨慕的職業。當時姑娘嫁人,優先選擇的有三種人,其中營業員被放在突出地位,其次才是當兵的和司機。
有了商品,就要用錢去買。“雙代點”的交換形式還比較原始,群眾常說“雞蛋換鹽,兩不找錢”,說的就是簡單的交易。在當年,群眾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農產品,獲得鈔票的途徑,不過是賣雞蛋,養一頭豬,賣從山上刨來的草藥,以及一年兩次生產隊裡的分配。餘糧戶可以分到錢,缺糧戶往往還要向集體交錢。養雞與養豬,是最直接的收入來源,養雞就是為了換日用品,養豬是為了娶媳婦。不然,有兒有女的人家,只好指望用嫁女兒的彩禮錢,再用來娶媳婦了。
電影與廣播
每過上兩三個月,縣城裡的電影隊,就會到馬寨公社來放一場電影,我們那裡群眾叫做“玩電影”。玩電影的場地,通常設在六隊的麥場裡,那是全大隊最開闊的一個麥場,能夠容納最多的群眾。這個場地儘管最大,到了放電影時仍然不夠大,四鄉八堡的群眾,早就聽說要玩電影,不到天黑就來了,往往銀幕後邊也站滿了人。看到結束時,才點上麻稈火,照著道路、照著溪流中當做橋樑的大石頭,摸十幾裡山路回家。
在玩電影的時候,銀幕是用三根楠竹搭起來的,平時不用,就由六隊的保管員保管起來。因為怕發電機的響聲影響放映效果,發電機就放置在場房屋的後邊。由於那個場房是北屋,發電機放在屋後背風,真是個好地方。特別是到了冬天,管發電機的放映員,處在背風處少受罪,可以裹一個軍大衣,坐在旁邊一邊烤火,一邊燒紅薯吃。放電影的兩個人都不傻,一到馬寨放電影,爭著去管發電機。這讓小寶等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