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這個慶祝活動,就是起了一次廟會。寨子裡的長老們寫了一場大戲,熱熱鬧鬧地唱了三天。在這三天裡,油饃鍋、包子棚的生意十分興隆。大人小孩興高采烈,抗日戰爭彷彿成了遙遠的過去。
慶祝期間,還從外地來了一個玩“洋片”的。那是一個油漆成紫紅色的木架子,中間的隔板是空的,玩“洋片”的人,從一端順著凹槽###一個個鑲有膠片的木框,膠片上一幅幅圖畫就從這個空腔裡過上一遍。隔板上面挖有十來個圓孔,圓孔上鑲有放大鏡,透過放大鏡,可以看到很美的圖畫。給玩“洋片”的人一個銅板,就可以伸著頭,趴在圓孔上看裡邊放大了的奇景。一邊看,一邊聽玩“洋片”的人有韻味地唱道:
快來瞧,快來看哪,
這是北京的金鑾殿啊。
金鑾殿,裡邊空啊,
乾隆爺在此坐龍庭啊……
每一句唱詞有一幅影象,一組影象成為一個篇章結構。“洋片”有好幾組片子,用一個銅板只能看其中一種。這本來是哄小孩子們的勾當,好多小孩子纏著大人掏腰包,有滋有味地聽玩“洋片”的人,邊推拉“洋片”邊唱戲詞兒。
七太爺的小孩脾氣犯了,不去看戲,卻迷上了看“洋片”,一口氣花了十幾個銅板,把十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