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子安沒有聽懂?“不等糧”?

孔明筆走龍蛇,“我在等,看看驃騎將軍還有什麼事情,”孔明又放下筆,身子向後靠去,閉上了眼睛:

“唉,我也是在賭,賭他是公心,還是私心,但願,先帝此時,能助我一臂之力……”

“先帝?”子安睜大了眼。

“唉,先帝昨夜託夢與我了,翼德說,主公想助我,而今只求先帝保佑李正方公忠體國,不要讓北伐大業,毀於一旦”。

孔明既像是說與子安,又像是自言自語。那神情,竟讓子安覺得有些悽楚。

“丞相,漢中有信使到了。”中軍官的聲音傳進來。

果然是漢中來的人,送來了李嚴的書信。

孔明沒有開啟那個被雨淋溼的信囊,痴痴地望著,既期待,又有些遲疑。

良久,孔明慢慢開啟了它。

子安一眼不眨地望著孔明。丞相的神情由期待而失望,由失望而僵冷,那信無力地飄於案下。只聞一聲長嘆:

“李正方啊——李正方——你難道,都不能找出一個像點樣子的理由?”

眼睛緊緊閉上,卻阻不住溢位來的淚水。

子安有些慌亂:“先生,先生,怎麼了?”

孔明不理會他,任淚水流下來。

直到他平穩了情緒,叫進中軍:“傳令,各營收拾行裝,準備撤軍。”

中軍官半晌未動。怕聽錯了命令,孔明看看他:“去吧,去傳令,準備,撤兵漢中。”

子安默默地望著孔明,此時此刻,心裡涼得比帳外的秋雨更甚。案前的孔明神情漠然,跳動的燭火點亮了眼睛裡未盡的淚光。

“先生……”子安輕輕叫了一聲。孔明抬頭看著他。那一瞬,子安只覺得,先生像是蒼老了十年。

“我去收拾東西。”子安低了頭,掩飾著說了一句。

“去吧……”孔明的聲音很輕,像是怕驚動了什麼似的。

可是哪裡有什麼可收拾的呢?數得過來的那些衣物,餘下的就是竹簡書帛,軍中的文冊。子安從孔明的床頭小案上拾起那張小小的祁山駐軍圖。

那上面,紅筆圈畫的,是大漢的營壘,黑筆勾勒出的,是滾滾而去的渭河,子安的手指巡著河紋向上,還不到半個指頭啊,工隸正書的大字:長安。

指頭在長安兩個字上磨索著。眼前迷濛著,似是看到了三年前,丞相表中的那幾個鏗鏘的字: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緊抿著嘴唇,手指從長安兩字上無奈地移開,抹過渭水,抹過祁山,手掌鋪開,那是直入雲端的秦嶺,丞相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漢中,那是丞相每一次慷慨激昂地誓師而出的地方,是他載著希望的地方。再往下,好長好遠,是成都。真的比長安,遙遠得多。

手指停在成都,又划向漢中,再過秦嶺,點在祁山,一條弧長的線,是丞相用生命畫成的,為何,還要一遍遍的畫,他還有多少可以揮霍的生命。

帳外忽然傳來了隱隱約約的人聲,馬蹄聲。忽然又寂靜了,片刻,中軍官的聲音響起來,含著些內疚與悽然:“丞相,帳外有魏將軍、姜將軍、王將軍等求見。”

沒有丞相的聲音。卻聽見中軍的腳步聲向帳外去了。

之後,便是那鐵靴紛亂的響動湧了進來。

“丞相,為何……”

“為何?”“為何?”“為何?”

子安忽地站起身,幾步來到寢帳口,胸中憋著一口氣,竟是想把胸膛炸開,他想對著這些人大喊:

“你說為何???”

“讓他睡覺!!你們老老實實的等著!讓你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吧!!”

手緊抓住帳簾。他看到孔明站起來。

眼中的無助與悽然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寒潭似的清冷與洞察入微的明凜。

“諸位將軍,事出有變,東吳已在白帝城增兵,其意難測。我軍若是一味與司馬懿糾纏,怕是成都不穩,不得不防。”

“東吳?”

“丞相出兵之前,不是還與吳主去書,言聯合攻魏,怎麼會?”

“我們不如先著驃騎將軍引軍增援白帝,以觀其變。”

“丞相,如今我軍士氣正盛,司馬懿龜縮不出,正是大好時機,此時退兵,實在可惜呀……”

你一言我一語,此起彼伏。

只有子安知道,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利劍,深深扎進孔明的心裡,子安彷彿都能看見,血在汨汨地往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