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序的排槍仍被認為是戰無不勝的,而對法軍寬鬆的隊形和比較放任的射擊紀律不屑一顧。普軍對於法國革命後法軍所發展的機動性和戰術彈性簡直毫無所知。普軍的將軍亦多年老保守者,年輕有才幹的人很難有機會破格提升。這些年老保守者一味以菲特烈時的老將自居,妄自驕矜,對新情況,新戰術漠不關心,且又重視排場、形式而不重實效。更為嚴重的是普將之間互不服氣,指揮難以統一,這必將導致行動遲緩,各行其事。所有這些,已預先決定了這場大戰的勝負。
9月25日,拿破崙離開巴黎。3天后,抵達梅因茲。至此,他對敵人的行動、實力及作戰計劃不甚瞭解,他所知道的僅為薩克森和普魯士締結了同盟,他必須對付他們的聯合兵力。法國陸軍對這個新戰場很不熟悉,因此,拿破崙堅持在尚未發動作戰之前應儘量蒐集一切有關地形的情報,他派工兵軍官前去偵察從圖林根森林通往普魯士和薩克森的道路。10月1日,拿破崙寫信給貝爾蒂埃說:“我希望你把曾作道路偵察的工兵軍官留在符茲堡,因為我要親自詢問他們有關地形性質的問題。……在班堡要建立一個麵包製造廠,能供給8萬人4天的口糧。班堡為一切軍事行動的中心。假使我們被豈不得不如此,則我想能在10日前發動進攻。”
實際上,此時的普軍仍未有明確的作戰計劃。9月24日和25日,普軍諸將會於瑙姆堡,商議作戰計劃。霍恩洛厄的意見是:布倫瑞克主力軍團迂迴圖林根山,由法蘭克福方向前進,以一部守備該山;自己率軍越過法蘭肯森林,經拜律寺、班堡前進;呂歇爾軍在右翼遊動,取守勢。總司令布倫瑞克則認為:以霍恩洛厄軍的一個師對付、牽制拜律寺方向的法軍;其餘的師均與主力會合,越過圖林根山,經愛爾富特至維爾茨堡取攻勢,切斷法軍交通線,奇襲其營地;呂歇爾軍則向法蘭克福大道前進,牽制東進的法軍。兩種方案引起了激烈爭論,兩位將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普王見此情景,只好將兩種方案來個折衷,以主力越圖林根山,霍恩洛尼越法蘭肯山,同時進入南德。然而,雙方仍不滿意。這時,又有人提出了第四種方案、第五種方案。命議連續開了10天,仍然沒有得出結果,只好暫時休會。
10月3日,拿破崙來到符茲堡,會見了偵察地形的工兵軍官,布萊門上校就是其中之一。布萊門上校曾冒充薩克森軍官,大搖大擺地透過普魯士防線,他經過柯堡、耶拿、薩爾費德,最後抵達瑙姆堡,為拿破崙帶回了大量重要情報和資料。拿破崙聽取彙報以後,估計敵軍主要展開在耶拿——埃森納赫一線,而且左翼是暴露的,只有一支2000人的小部隊進行掩護。根據這個判斷,拿破崙決定:集中法軍主力於右翼,以繆拉指揮的6個騎兵師為前衛,向拜律寺和霍夫方向實施主要進攻,大膽迂迴普軍左翼;同時,以路易。波拿巴指揮的兵力在法蘭克福方向牽制普軍的行動,並充當法軍的總預備隊。為了實施上述計劃,拿破崙將法軍劃分為左、中、右三路縱隊,分別向前開進。左路為拉納的第五軍、奧熱羅的第普軍,沿科堡、魯多爾施塔特之線開進。中路為貝爾納多特的第一軍、達武的第三軍、近衛軍和騎兵的大部,沿班堡、科堡、珀斯內克之線開進。拿破崙的大本營隨該路行動。右路為蘇爾特的第四軍、內伊的第六軍和巴伐利亞軍,沿安貝克、拜律寺、霍夫之線開進。拿破崙大軍在30英里寬的正面上以三支平行縱隊前進,各軍都處在可以相互支援的距離內。
負責指如右路法軍的第四軍軍長蘇爾特,在這個迂迴普軍左翼的計劃中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為了使他對自己的戰略計劃有著精確的瞭解,拿破崙不厭其煩地向他詳細解釋自己的意圖。10月5日,他特意寫了一封信給蘇爾特,信中道:“我要分三路侵入薩克森,……
當你到達霍夫時,其他各縱隊也都會到達與你平行的位置。我通常將在中央縱隊的頭部。以如此巨大優勢的兵力集中在狹窄的正面上,你應能認清我是不允許敵人有任何機會的。不管敵人怎樣部署,我都要以兩倍於他的兵力向他進攻。〃〃我相信騎兵是普魯士陸軍中最可怕的部分,但以你所有的步兵,若能構成方陣,則也就沒什麼可怕了。不過,在戰爭中任何預防措施都是不可疏忽的。在你的各師中務必攜帶3000到5000挖拙工具,以便必要時可以構築防禦陣地,甚至一條壕溝也都是有用的。〃〃假如你所遭遇的敵軍兵力少於30000人,你可以與內伊會合後,再向其作集中攻擊;但假使敵人已據有良好的防禦陣地,則行動必須慎重。到達霍夫之後,你的首要任務是與羅本斯坦、艾貝斯多夫和希萊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