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如此之地,真可謂嬌寵之至啊。”不知他們知曉太宗與陳堯諮昨日曾並肩而行,會做何感想。
這時,秦翰道:“宣契丹使節進殿。”這一生傳去,聲聲傳響,不到片刻,便看見殿外走進一行人,當前一人,濃眉大眼,步履盎然,走到近前,昂聲道:“大遼使臣,耶律沙率使節團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呂端出列,朗聲道:“耶律沙,你在契丹,官拜何職啊。”
耶律沙回道:“南府宰相。”
“那你可知出使禮節,是契丹人皆如此傲慢無禮嗎?見我朝陛下,無參拜之禮,盛氣凌人,有何修好之意。”呂端聽他回答,朗聲呵斥,聲音迴響著這紫宸殿。
耶律沙笑著道:“大人勿要如此激憤,這兩國修好,乃是長久之計,其利想必貴國陛下知曉,何須繁文俗禮啊。”
這時,一行人之中,走出一中年人,朗聲笑道:“在下聞貴朝文采過人之士不少,特地以此行討教一番。”
太宗見此,出聲出聲道:“你是何人?”
此人出列抱拳行禮,道:“在下耶律彥軫,,乃是隨從使節,參拜大宋皇帝陛下。”
太宗點了點頭,未再言語。
耶律彥軫笑道:“陛下,我大遼此次出使之要,一則是為修好兩國,共商出兵西夏之事;二則是為這大宋年輕俊傑而來。”
太宗奇道:“此言何解?”
耶律彥軫闊步昂首道:“陛下,我大遼聞得貴國多才之人不勝計,此次有幸得訪,便是要尋得才智之士,比試一番。”
太宗朗聲道:“那不知貴使,這是如何的比法。”
耶律彥軫笑道:“這倒是簡單之極,皇帝陛下一定喜愛。這比試有兩題,皆是奇聞巧事而已。不知這滿朝文武可有敢比試之人。”
呂端道:“我大宋皆是飽讀詩書之人,才華橫溢之輩,奇聞巧人層出不窮,你可是勿要後悔?”
耶律彥軫笑道:“如貴國能有人回答這三題,我耶律彥軫願為其執弟子之禮。”
太宗笑道:“你契丹可是厲害之極,比試都選在我大宋這金鑾殿之上了。那你可選何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