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3 / 4)

小說:易鼎 作者:風雅頌

卒訓練成這模樣的蜀國公,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向著關卡那裡移動著的人群中,有著兩個少年正在竊竊私語,其中身形魁梧的吳興宗,正認真評說著。

身形矮小些的少年是年紀小些湯遠,聽到評說,臉上露出羨慕的神色。

“大哥,別的不說,你看軍卒的穿著,嘖嘖,嶄新的戰袍,結實耐用的靴子,一個個身材挺拔,一看待遇就是極好,能投靠蜀軍,怕是頓頓有飽飯吧?”

說到這裡,湯遠忍不住擦了擦口水。

吳興宗想說什麼,可肚內也咕咕的叫起來。

他們帶的乾糧,早在行路的路上吃光了,這一路上,乞過食,幹過體力活,甚至偷雞摸狗,凡是能做的,他們幾乎都做過了,這才終於走到了荊州。

“吳興宗,湯遠,你二人居住地距此這樣遠,因何到此?”關卡里的兵卒檢查過二人後,以慣例詢問著。

“我兩人是來投親戚。”吳興宗說著。

“恩,過去吧。”因隨身攜帶的戶籍證明證實了兩人身份,又是兩個穿著尋常,看起來極尋常的少年,二人只被檢查了一番,就被放了過去。

吳興宗又找到稍閒些的兵卒套近乎,過了一會,問了些事情,這才拉著湯遠離開關卡那裡。

“大哥,你問了些啥事這麼久?”湯遠好奇地問的說著。

“問了些當兵的條件,以及投軍要求,你我二人是符合,這樣沒有可擔心了,走吧!”吳興宗語氣多少輕鬆了些,說著。

“聽聞蜀軍收降了南郡,現在你我二人這麼走著追過去,何時才能追趕上?”湯遠略有些苦惱的說著。

“二弟不必擔憂,看見前面的商隊沒有?”吳興宗一指前方正在搬運貨物的商隊:“你我過去,看看是否是向著襄陽本城行商的商隊,有的話,再看看能否尋到幫閒的活,隨著一起去,這家不成,再問別家就是,總會有法子。”

“大哥說的是,總會有法子。”湯遠連連點頭。

吳興宗一路上做著工趕路,甚至到處弄食,兩個少年硬是能趕路過來,比一些成年人都不錯,沒有餓死在半路上。

對於這位有著主意的大哥,湯遠是極信任和佩服。

兩人走上前,與這支商隊的人攀談起來。

說來也巧,這支商隊是趕往襄陽本城,吳興宗和湯遠打定主意,自薦做商隊的幫閒,直到商隊抵達目的地。

商隊倒也缺些人手,又見這兩個少年一個機靈討人喜歡,另一個身材魁梧力氣巨大,要求又不高,只要能跟著商隊行走包了飯食便成,連工錢也不要一分,應了下來。

第一百六十八章 火器(上)

垂正十六年六月

王弘毅在收編了南郡和章陵郡,又建三萬編制。

在荊州的軍隊編制,空前達到了十五萬之巨,當然,這僅僅是體制,要完全訓練成熟,至少還需三個月。

話說,到了王弘毅現在的位置上,說是鉅細過萬也不為過,說高屋建瓴更沒有錯,王弘毅規定第一時間規定文體形態。

明朝《禮部志稿》載,朱元璋屢次下詔禁繁文減案牘,主張 “文貴平實,勿以虛辭為美!”。

洪武九年十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陳時務書,長一萬七千字,共說五件事。朱元璋叫中書郎王敏讀給他聽。讀至六千三百字,尚未進入正題。

朱元璋大怒,令人將茹太素廷杖,隨即下令:“虛詞失實、巧文亂真,朕甚厭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 !”

王弘毅同樣令:“以後奏事文折,文貴平實,勿以虛辭為美,正文說完,再以數句說其精煉。”

“匯總到孤,再傳於秘文閣,秘文閣批閱,草擬處理意見,由孤閱讀處理。”

日後奏章的三段文,就由此誕生——正文,精煉,票擬。

這樣一來,處理公文的速度,就大大提升,效率也相當提高。

在章陵郡歸降後半個月,就迅速進入了狀態,一切井井有條。

江陵。川口縣。薛園

薛園是荊州有名的名園,曲廊環榭,堆翠如屏,屋宇廳臺,碎石小徑,卻是極美,雖現在江陵易主,卻無損繁華。

園中隱隱聽到悠揚音樂,順著音樂而行,路徑豁然開朗。

一座大亭倚坐隨立著數人,茶香透出,數人卻在說著大事。

“南郡和章陵郡已降,蜀國公新設更卒營,又調舊兵打亂訓練……”

“南郡和章陵郡的太守,都賜田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