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連成一片才成帝王之資,這事王弘毅自是心中有數。
不過對於這道聖旨,王弘毅就感到訝然。
正常情況來說,哪怕前朝要亡,但名正言順得到秦王稱號,和自封還是有區別,一般來說,對王弘毅而言並非壞事,省卻了王弘毅很多麻煩。
不過,魏越乾巴巴跑來封王,自然不是這樣簡單。
這時,外面烏雲漫天,幾乎連路也看不清楚,突然之間一個閃電,照得天地一片明亮,幾乎同時,一聲巨雷,震得空氣簌簌發抖。
王弘毅這時再起身,吩咐的說著:“使者辛苦了,先下去用茶。”
卻沒有說接不接聖旨。
聽了這話,徐康不由咬著牙,肌肉抽搐了一下,不過見得後面侍衛手按長刀虎視耽耽,卻只得應著,退了出去。
這時天完全黑了,閃電過後,就是淅浙瀝瀝下雨,噼啪著響。
“你覺得如何?”
“此事看似不可思議,只要仔細想,就會猜出魏越心思。”張攸之聽了聖旨內容,先是一驚,陷入了思索中,這時被王弘毅一問,就說著。
“魏越既得吳越,必想要得荊州,然後才能安康,因此這道聖旨無非是陽謀,想請主公先取秦川關中之地。”
“依臣看,只怕不止這道聖旨,朝廷日薄西雲,趁此機會,大封天下,這是二桃殺三士的道理,為了名器,必會讓天下藩鎮一陣爭鬥,而魏越面臨的圍攻危機,自然不解而自解了。”
王弘毅聽了,很是贊同:“這是挑撥我和秦地郭文通之間的關係啊!”
張攸之對此,很是贊同。“主公說的是,現在秦地郭文通有四郡,雖比不得主公您平定東西益州,也算是成了氣候,您以蜀地之主的名義來打龍劍,這是很自然的道路,他或許還能忍得住。”
“一旦您獲得秦王的王爵,就有著合法對秦川的統治權,郭文通豈不畏懼您打下龍劍再打關中?”
“因此在這龍劍攻打時,只怕秦地郭文通就會坐不住而摻合進來,這對您的大業平定怕是會有所防礙。”
王弘毅點點頭,算是同意了張攸之的推斷。
“魏越打的主意就是這樣,此舉,無疑是想攪渾天下之水,使天下眾鎮為了名號立起糾紛和廝殺,頓時魏越外部壓力為之一空,獲得整頓消化的時間和機會……果然是好算計。”
“其次就是引著孤去攻打關中,這就是陽謀了。”
“若孤接下,就可使孤與郭文通之間矛盾激化,兩雄相戰,血戰不休,說不定還有著坐等漁翁的想法。”
王弘毅說到這裡,冷冷一笑:“如果孤不接,就說明孤的心意在荊州,這就可以刺探出來,必會傳聞荊州,使孤難以輕取。”
冷笑了下,王弘毅卻下了決心。
這王爵不想要,本來就自立,何必又加上一重枷鎖呢?
徒使氣數不純。
當下令著:“這王爵我不收,這關中地圖卻要留下,讓使者回去吧!”
“諾!”張攸之磕頭說著,心中佩服無比。
其實以蜀州的情況,稱王也是可以,只是卻太過顯眼了。
之前自稱蜀國公,就引得天下注目,幸虧魏越稱吳王,吸引了火力,現在再接受秦王,就更低調不得,憑空新增了障礙。
當然此一時彼一時,若是再取一個大州,王弘毅不稱王,他也會勸進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郡(上)
次日,晴,天剛放亮。
路上還有些黑,秘書閣內已有官員趕過來辦公。
因照明而點起的油燈,在朝輝初現前於殿中搖曳著。
直到三十人到齊,王弘毅的身影在秘書閣內出現,同一時間,朝輝躍起,門外光芒驟增,宮人忙將油燈吹滅。
官員忙上前行禮,口呼主公。
“派去龍劍的使者,可有訊息傳回來?”坐到主位上,王弘毅開口問著,昨天趕了使者,扣下了地圖,這是一舉兩得。
拒絕秦王的王爵,似乎表明不染指關中,但是扣下地圖又表示心有所望,使使者琢磨不了心思。
不過地圖已得,自然有著好處。
負責這事的張攸之忙上前一步,回答的說著:“主公,還尚未有訊息傳回來。”
“一有訊息,報與孤知曉。”王弘毅說著。
“諾。”張攸之應聲退到一旁。
這時張玉溫出來,向王弘毅稟報:“啟稟主公,朝廷特使今早又差宮人來詢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