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稟告這事,還有就是稟告拆毀蜀中陰祀的事。”通玄說著。
“今日突然降下大雪,怕是要改期了吧?”王弘毅遲疑了一下,問著。
“通玄不懼寒冷,是否改期,一切都聽從國公和咒禁博士的吩咐。”通玄回答的說著。
“既是這樣,孤派人過去詢問一聲。”王弘毅說著,派出一名內侍,到內宮去問此事。
不久,內侍歸來,帶回素兒回話,說是一切照舊。
“既是如此,按之前所說去辦吧。”王弘毅說著。
“諾。”
“還有何事?”
“是,這次去吳地調查,師門對魏越的根基調查,已經出來了,特由我來稟告。”通玄說著,這才是重中之重。
考察這些事,自然不是依靠十三司的力量。
十三司雖有眾多細作,安插在各地,可到底只是凡人,對於修行和鬼神的事,知道的並不算多。
因此必須有著隱門和宋家勢力的協助。
這時,虞良博堅決告退:“臣告退。”
這次王弘毅沒有拒絕,讓他和百戶一起退下,等退了下去,殿內就靜悄悄了。
“說吧,何等事?”
“是,師門的人曾經想辦法見了魏越一面,發覺此人氣運已成,仔細辨認,卻以蟒吞龍的格局。”
“以蟒吞龍?”王弘毅皺眉問著。
“是,這一般是透過先人遺骸葬於前朝龍脈上,以吸收前朝龍脈的氣運,但是實際上不可能,皇陵自有主宰,並且監督嚴格,又有著教訓,不可能這樣作。”
“根據師門推測,必是用血發入穴,又以秘寶鎮壓,才能躲過監查,而這個秘寶,必是平山印。”
“平山印?”
“是,這是浮白山脈主印,據說上面是‘司命浮白’,雖無法與真龍氣運相比,卻也可位到公侯,以它鎮壓,才能吸取大燕龍氣,使其權勢滔天。”對於各派的鎮派之寶,實際上並不是絕對秘密。
“有這等事?”王弘毅皺眉。
想來查到平山印的事情,絕非易事,現在也不過是查到了大致真相而已。聽完通玄的回稟,王弘毅陷入了沉思。
平山印如果是真的,這是一寶物,這毋庸質疑。
此印與氣運有極大關係,有它協助魏越氣運,對魏越的霸業,有著極大助益。
相對對王弘毅就是一大患了。
“此寶無法可破嗎?”王弘毅皺著眉問著。
“國公,雖有此寶,只是根子還是大燕龍氣,魏越稱王,就是大肆吸取大燕龍氣,眼前雖然熾熱無比,所向披靡,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等大燕龍氣枯竭,不消數月,就會家破人亡,株連九族。”通玄勸的說著。
王弘毅卻是不理,就算大燕龍氣枯竭,只要在之前就能鎮壓五家藩鎮,控制全域性,就等於建立了新鼎,氣運可以從吳國中產生。
“難怪吳越形勢穩定的如此之快,氣運增長更是快速如此,原來根由在此。”王弘毅覺得此事棘手起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桑姑(上)
縣城有著一個新建小鎮。
小鎮上的住戶不少,足足有著上千戶,因這些住戶都是從龍劍四郡遷移過來的百姓,當地縣令在安置他們的時候,給予了不少優待。
縣令動員了今年的勞役。
勞役,是指朝廷令普通百姓出勞力當差服役。
實際上,自建蜀侯後,法律就在建立和修復,王弘毅沒有建立新法的意思,這新法建立大耗氣運,不是現在適宜。
因此實際上大體是繼燕制,《蜀法令》:“凡無功名之民,年滿十八,每歲服勞役四十日,止於縣內,給食,五十不賦。”
意思是,沒有功名的人,滿十八歲,每年要在縣裡服四十日勞役,這是無償勞動,國家只給口糧,不給工錢。
大燕賦法,十五歲起,五十五歲終,王弘毅令前後縮小年歲,這已經是仁政。
王弘毅非常喜歡漢制,“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蜀法令》:“民十八入更卒營,習軍紀,練射騎戰陳,一年郡縣,二年京營,一人必戍邊一年!”
更卒營,每年給軍中輸入士卒,故有此營名,主官稱更卒令,意思是滿十八歲,就要入郡縣更卒營學習民兵。
又曰:“年三十衰老,免為庶民,就田裡。”
這就是全民都兵的計劃,這話說遠了,單是服勞役,每縣都可徵發百姓四十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