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是記錄著遷移之事的賬目,以及幾份密報。
虞良博、張攸之此刻就坐在王弘毅的下首。
官員在遠處忙碌著,因為距離遠,不提高聲音,這些人是聽不清的裡面的話。
“這麼說,十萬百姓,遷移到蜀內,事情辦的很是順利?”看著面前的密報,王弘毅暗暗點頭。
薛遠這次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將此事辦的甚好,張玉溫作為副手,同樣功不可沒。
想平安的將這十萬百姓遷移到蜀內,又豈是容易事?
雖是善事,一個處理不當,就極可能引起民變。
龍劍雖然土地貧乏,可對於世代居住在那裡的百姓來說,那裡是他們的故鄉,是他們的家。
即便家再不好又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離開生活了幾代人的地方,去一個完全陌生之地?
哪怕只隔了幾百裡。
這本就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可薛遠張玉溫二人將這件事情辦的很是妥當,王弘毅對此很是滿意。
這時,有內侍從外面步入,一直來到王弘毅面前,回稟:“主上,薛大人和張大人已到了,正在外面侯著,是否喚他們入內?”
王弘毅說著:“請他們入內。”
“諾。”內侍應聲,退了出去。
不一會,在內侍的帶領下,兩個官員,從外面走進秘書閣。
“臣薛遠(張玉溫),見過主公!”薛遠和張玉溫一前一後,在王弘毅面前拜倒行禮。
“兩位請起。”王弘毅微笑著說:“這幾個月,二位辛苦了。”
“臣愧不敢當。”薛遠張玉溫幾乎是同時說著。
王弘毅今天心情很好,看著二人的目光,更是柔和許多。
“十萬百姓能安然進入蜀內,這非是易事,你二人此次辦成此事,功勞不小。你二人先將這幾個月的事,與孤彙報一番,雖然之前已知道結果,可從你二人口中聽到的,定然比那上報生動。來人,給兩位大人上茶,賜座!”
薛遠和張玉溫連忙再次拜倒,謝恩。
雖是坐下來,卻直著腰,向著王弘毅回稟半年來的所見所聞。
王弘毅聽的很是認真,一邊聽,一邊點頭。
說起來,薛遠和張玉溫倒還真是合作默契,二人雖是文臣,一個善於處理瑣事,一個擅長統率大局,二人恰好互補,辦起事情來,往往事半功倍。
兩人性情和善,很是細心,有著耐心,這次又額外細緻,終於把事情辦了下來,這樣看來,自己當初將他們二人湊成搭檔,是做了件對事。
王弘毅感慨的暗想著,打量著兩人,很是欣慰的看見著薛遠頂上的本命氣,已經變成了淡黃色。
“薛遠,張玉溫,你二人此次做的甚好,孤很欣慰。”王弘毅在二人講罷後,開口說著:“薛遠,你本是六品,被降至七品,可有委屈?”
薛遠聞聽此言,忙從座位上起身,跪倒在地,說:“主公,薛遠之前做事不當,辜負主公信任,主公能再給薛遠一次機會,薛遠已是十分感激,又豈會感到委屈?主公待薛遠如何,薛遠一刻也不敢忘。”
“你能這樣想,孤很高興,這次看到你與張玉溫辦好差事,更感欣慰。”說到這裡,王弘毅又看向了一旁的張玉溫。
“這是你初次外出做事,辦的很好,沒有給秘書閣丟了臉面,連虞大人和張大人,都時常誇讚於你。”
“臣謝過主公的看重,謝過兩位大人的栽培。”張玉溫同樣起身,說著。
王弘毅看著下面二人,沒有再說話,而是審視了片刻。
再次開口時,已是嚴肅起來:“薛遠,張玉溫,聽封!”
薛遠和張玉溫不敢抬頭,跪在地上等候王弘毅的下文。
只聽王弘毅說:“薛遠、張玉溫,辦事得當,薛遠官復原職,張玉溫官升一級。”
“臣薛遠(張玉溫),謝過主公。”聽到各升一級,薛遠和張玉溫心中俱是歡喜,連忙謝恩。
二人起身後,王弘毅又恢復了一臉微笑。
“孤看你二人這次辦事得當,索性再委派你們一起去做件事,如何?”
“良博,將那份文書,交給他們看看。”說著,示意一旁的虞良博取過文書,遞給二人。
“臣遵命。”虞良博知道王弘毅現下很是看重眼前的二人,否則也不會將這事交給這二人去做,聽到吩咐,他忙將手裡的文書,遞交給二人。
薛遠和張玉溫輪番看著上面的內容,他們看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