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間的情分,還真是重要。
宴席結束,樊流海送出薛遠的時,他猶在思索此事,並暗暗下定決心,定要做的更好些,雖比不過薛遠,但對於日後歸降王弘毅的人,他總是要有著一定優勢。
抬頭,陰沉的天空,雨點劈啪而下。
“快了,快是今年的第一場雪了。”樊流海微微輕嘆,心中若有所思。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分(上)
“這場雨可來的不是時候!”聽到樊流海之言,薛遠的臉上顯露出了一絲苦笑:“眼見著要完成遷移事,卻遇到這雨天,怕是路上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樊流海安慰的說著:“只有幾千戶百姓沒有遷移過去,雨未必下的有多大,只需小心些,不會出現變故,再說,我這裡可以多派些護衛和物資。”
“但願如此。”薛遠望著噼啪而下的雨說,說著。
成都府城,宋涵府中。
一間書房內,端坐著兩個中年人,這兩個中年人都是容貌不俗身材高大,其中一人,留有美髯長鬚,另一人是短短的黑鬚,正是宋涵宋恆兄弟二人。
男子向以長鬚為美,宋涵本就保養得當,又容姿不凡,這兩年來在成都府城過的甚是如意,絲毫不顯老態。
宋恆年紀較兄長小上幾歲,不喜長鬚,留著短鬚,梳理的甚是乾淨利索。
宋恆和兄長宋涵一樣,年紀已過四十,但本就是大族出身的貴族,除去多年前受過的奔波焦慮,這些年來,同樣是生活如意,不僅自己的幾個兒女還算孝順,宋家的一些後輩更是很有出息,比對著那些漸漸沒落的世家,他是極為滿意現在現狀。
“大哥,子燁先前的舉動,可是你授意?這一隊物資,可著實是大手筆。”此時的宋恆正低聲向宋涵詢問著。
宋家家大業大,光是成都府城的產業,現在已經遍地開花,不用說蜀地其他地方了。
在蜀地,宋家是其他世家無法比擬的存在,即便宋家再如何低調,也改變不了蜀地數一數二豪門的事實。
這樣一份家業,宋恆縱然也在管理著,可總有顧及不到的地方,因此當他知道宋家商隊送了物資給張玉溫後,心裡便是一跳。
向來這籠絡人心,便是主君大忌,宋恒生怕自家子侄做了錯事。
宋恆與虞良博交情不錯,自然清楚,虞良博為何會如此受王弘毅信任,有時,即便是父子夫妻之間,該有的保身之舉,亦是不能少。
更何況只是姻親。
正因為如此,宋恆這才跑到大哥的書房,向他詢問此事。
“子燁那件事,為兄也是剛剛得知,不過你不必有所擔憂,他是打著國公名號送的物資,事先也與國公提過此事……實是想不到,此子現在也知道與國公緩和關係了,本以為要好生教訓他一番,他方知道這其中利害。”宋涵說到這裡,輕嘆一聲:“雖然這件事有些鹵莽,也有些隱患,但是不算太破格,能表明心意就可以。”
“既是如此,那不必擔憂了。”宋恆鬆了口氣。
“只希望此子能一直如此,宋家之所以能有今日,是借的國公勢,若無國公庇佑,失去了情分,再富可敵國不過是一夜的工夫。”
宋涵的話,讓兄弟二人想到了前段時日消失的世家,不再言語。
宋涵站起來,隔著窗臺望著外邊,喃喃說:“雨大了,裡面還有著雪珠,看這樣子,冬天第一場雪怕是要來了……”
“大哥,現在蜀中統一,開墾荒地,派下糧食,這冬天不會過的很難,到了明年,獲得二場豐收,就更是安居樂業了。”
兩人在這裡感嘆雨水,卻是說中了,外面雨漸漸變成雪,這場雪一直下了數日。
蜀內的百姓很是高興。
數年來的平靜生活,並沒有讓他們忘記曾經的動盪。
蜀國公平定了龍劍,蜀中大一統,再沒有比這些百姓更高興了,能擁有一個平靜祥和生活,就是他們所願。
蜀地百姓享受著這難得的和平冬天,蜀地統一,帶來的將是太平和收穫,亂七八糟的藩鎮賦稅減少了一半,田地增長了一倍,也沒有大兵掠殺了,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對於這個冬日,都有了一絲期待。
半月後,薛遠和張玉溫終於將十萬百姓從龍劍四郡遷移過來。
這一善舉,使得龍劍地區土地得以寬裕,又使得蜀內得以開發,可算是利國利民之事。
成都府,王宮,秘書閣之內。
王弘毅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的案几上,擺